央广网

健康频道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这8个坏习惯会让湿气缠身 7招教你辨湿气

2016-08-01 07:43:00 来源:沈阳日报

  刚刚过去的周末,沈阳人感受到了“桑拿天”的味道,数据显示,7月23日沈阳午后的空气湿度在70%以上。再加上周一开场就光顾的暴雨,人就像住在蒸笼里,湿漉漉的。专家提醒说,伏天的空气湿度常高达80%-90%,人体内的汗液难以排出,便造成了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堆积,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转,导致人们的精神状态和胃口变差。而且,低气压会使人体内血液的含氧量变低,增加心脑血管病人的发病危险。所以在桑拿天里,防暑降温的同时千万别忽视除湿。

  坏习惯最易招来湿气

  我们看中医,常听大夫说病人体内湿气太重,体内湿气是怎么来的?从人体构造来看,水占比大约为70%-80%。脏腑经络和组织的活动都离不开水的摄取、运行、代谢,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会产生水湿,如脾胃吸收水有障碍则会腹泻。外部环境对人体吸收湿气的影响也很大,例如三伏天就是湿气多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以下这些不好的习惯也会加重湿气的产生。

  贪凉:冰淇淋等生冷食物吃太多会导致体内寒气增加,给“湿邪”入侵创造机会。

  不吹干头发就睡: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

  对着空调吹: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睡眠差: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喝大酒:啤酒烧烤是很多人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别忘了酒助“湿邪”,尽量少碰。

  老坐着: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

  穿得少:“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

  不通风:不注意房间的通风,潮气自然加重。

  “湿兴”大发的信号

  如何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只要我们平时多加注意,就能发现可以判断的信号很多。

  起床时看感觉:早晨起床时还觉得困倦、四肢沉重,尤其是小腿肚子发酸发沉,手脚冰冷,人也懒得动弹,说明你体内湿气重了。

  穿衣时看皮肤:皮肤总爱起疹子,有时手脚患有小疱疹甚至脱皮,脸上、头发总爱出油,黏腻不舒服。

  如厕时看大便:大便经常粘在马桶上,一箱水还冲不净,而且总有排不净的感觉,说明体内有湿气了。

  洗漱时看舌苔: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

  刷牙看恶不恶心:有些人一刷牙就呕吐、恶心,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看平时爱不爱动: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缺乏运动,同时他们又常常会因为湿气重而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疾病。

  吃饭时看胃口:没有原因的胃口不佳、胸腹闷,容易拉肚子。脾湿导致的腹泻不一定是因为病菌,而是脾胃失和造成的,使用抗生素往往并没有效果。

  拒绝“湿邪”有妙招

  解除或减少“湿邪”对机体的伤害,除了减少受热的机会、防止中暑、及时增减衣物以外,还要从饮食上加以调整。

  饮食清淡:多吃清淡食物和蔬菜水果,少吃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特别是远离烧烤食物;少吃甜食;少饮酒;补充蛋白质和少量的瘦肉;多吃些有去除湿气作用的薏米、红薯、土豆、山药、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白扁豆、赤小豆。

  适当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每天至少保证1500毫升,也就是3个矿泉水瓶的量。

  多动排汗:要想去湿气,还要动起来。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的方法。体弱、有慢性病的人,要量力而行。

  保持室内干燥:家里如果太潮湿,可以买来吸潮袋、吸潮盒甚至除湿机,也可打开空调的除湿功能,保持室内干燥。

  慢性病人防湿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不要忘记监测各项疾病指标,坚持服药。(本报综合)

编辑:单晓琳

关键词:湿气;体内;坏习惯;湿邪;桑拿天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夏季如何阻止湿气进入体内?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冬瓜和西瓜也属于性寒味甘,清热生津的食物,湿热天气多吃冬瓜和西瓜都有较好的利尿作用。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你的身体(淋雨后要及时换上干衣服)。

2016-07-13 09:15:00

暑气加湿气 很多人被“热感冒”击中

“黄梅季节,又闷又热,又不通风,风扇、空调全部打开,忽冷忽热的,其实很容易感冒发烧的。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汗腺分泌会消耗很多能量,加上天气原因影响正常的睡眠和休息,人的体质会变差。

2016-06-22 07:39:00

两步测出体内是否有湿气 防患疾病

湿邪是中医里很常见的致病因素,它的形成有外部环境和人体内部原因。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毛以林建议,用以下方法除去身体浊重湿气,恢复神清气爽。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也如同慢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2016-05-04 08:21: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编辑推荐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