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健康频道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果蔬口感变差了 真的是膨大剂惹的祸?

2016-07-11 07:39:00 来源:人民网

  “现如今,草莓又大又红,葡萄赛过乒乓球,猕猴桃果实丰硕,就连西瓜也能‘炸裂’,这些水果的口感大不如从前,其实都是膨大剂惹的祸……”一到夏天,有关瓜果的类似说法就会广泛流传。

  为此,《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帮你看清“膨大剂”的真面目,化解对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误会与偏见。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 郗旺

  “膨大剂”究竟是何方神圣?

  “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

  这些都是我国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用于西瓜、葡萄、猕猴桃等水果,起到改良果实生长状态和品质的用途。比如:

  将“膨大剂”用于猕猴桃主要是调节其生长 ,预防生理落果;

  葡萄在谢花后 10~15天,用10~20毫克/升药液浸渍幼果,可提高坐果率,使果实膨大 ,增加单果重量;

  用10毫克/升药液喷于采摘下的草莓果实或浸果 ,稍干后装盒,可保持草莓果实新鲜,延长贮存期;

  脐橙可在其生理落果期用2毫克/升药液涂果梗,抑制落果。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明确将 “膨大剂” 纳入农药管理范围,在农药标签上规定了用药时期、 用药剂量和施用方法, 标注了使用范围和安全间隔期。

  我国还先后制定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和《农药残留标准》,指导和规范农药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果农也会按照标签上规定的用药剂量、用药时期和用药方法施药。

  因为,如果使用时期不当或者擅自提高剂量或处理不均匀,将会导致局部药剂浓度过高, 出现畸形果、 裂果等问题。

  膨大剂对人体有危害吗?

  专家解释说:“氯吡脲、赤霉素都属于低毒农药,当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瓜果表面残留的这些物质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美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将 ‘膨大剂’ 列为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豁免物质清单, 其残留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标准。

  因此,在瓜果蔬菜上使用‘膨大剂’是安全的。

  消费者可以这样理解:过量使用‘膨大剂’,风险并非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是降低果实品质。”

  网传鉴定法真的管用?

  此外,网上还流传“鉴别膨大剂水果的一些方法:瓜果超大,颜色鲜亮像假的,通常就是使用了膨大剂”。

  专家表示,这种说法也不准确。

  瓜果的大小、颜色因品种的不同差异很大,多倍体品种果实就通常远大于普通二倍体品种果实。

  不同环境条件对果实品质影响也很大,温度高低、水肥供给差异也会导致瓜果的形状和大小有所不同。

  因此,不能仅靠大小和颜色来鉴别是否为“膨大剂水果”。

  见到个头超大或者畸形的果实,只能说可能使用了“膨大剂”,并不能肯定是“膨大剂水果”。▲(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赵建元)

编辑:安红丽

关键词:膨大剂;果实生长;口感;果实品质;幼果;瓜果;用药;单果;膨大剂水果;变差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三农厨房|给草莓平反:吃了含膨大剂的草莓不可怕。种有机草莓最赚钱!

空心草莓呢,有的品种就是天生易空心,好比有的人天生就花心,后天其他因素也可能造成这个结果,不能都赖膨大剂的。记性变好的吃草莓的,切记不要相信膨大剂催熟孩子的谣言;记性变好的种草莓的,切记不要再用膨大剂了。

2016-04-18 16:29:00

慧眼识果蔬 这八种食物万万买不得

市场上的橙子颜色格外艳丽,惹得不少人直流口水。这样,原本长了霉斑、灰头土脸的橙子转眼间变得又红又亮。

2012-09-20 17:03:38

谣言止于科普之时

这种专家“第一现场”出击、“第一时间”借网络平台释疑解惑,用科普知识武装群众,终使“杨梅谣言”戛然而止。如果社会公众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再忧虑,铲除了造谣的土壤,“杨梅喷洒膨大剂”之类的谣言也就很难伤到农民了。

2012-07-15 13:40:34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编辑推荐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