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健康频道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春季温差大 慢阻肺患者当心病情急性加重

2016-04-20 08:50:00 来源:羊城晚报

   插图/采采

   受访专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赵子文

   春季本来是欣欣向荣、一片生机,但由于南方春季雨水多、潮湿、早晚温差大,加之病毒、细菌活跃,慢阻肺病人的病情易急性加重,每年的4月到6月成了慢阻肺病人的“多事之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赵子文提醒患者要规律用药,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家中湿度最好控制在40%到70%,外出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商场、茶楼。

   4月到6月慢阻肺易急性加重

   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被称为是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赵子文介绍,从病情发展来看,慢阻肺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由于人体肺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疾病进展隐秘,患者在日常“稳定期”时疾病特征不明显,却在“急性加重期”时症状骤然出现或原有症状急剧恶化。更为可怕的是,每一次慢阻肺急性加重发作后,患者的肺功能大多会进一步下降,即病情的不可逆性恶化,从而加快疾病进程,增加死亡的风险。

   南方的春季多雨、潮湿、气温不稳定,一旦受凉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慢阻肺病人更是如此。加之春季病毒、细菌活跃,特别是今年患流感的人特别多。慢阻肺病人本来就有下呼吸道的慢性炎症,他们一旦有上呼吸道感染,就会引起慢阻肺病情的急性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规律用药至关重要

   赵子文介绍,在临床中发现一些慢阻肺病人发作时、气喘时才用药、病情一缓解就立即自行停药了,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这种间断的用药,不能够维持药物应有的浓度,病人肺功能下降的风险和急性加重的风险大大提高。

   据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不好有很多原因。有的患者是为了省钱而少用药,赵子文给这些患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患者由于不规律用药而导致病情急性发作,住一次院的费用动辄上万,远远高过规律服药的花费。有的患者用药依从性不好,也与选择的药物有关。他介绍,目前慢阻肺治疗所用的平喘类药物多利用吸入装置摄入。有的药物为短效药,一天要吸3到4次,病人很容易忘记,他建议患者最好选择长效药物,一天只吸入一次即可。吸入药物的时间可根据自己病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患者白天活动后症状加重,可以在早上吸药;如果是晚上入睡后常感到呼吸困难,可以在入睡前用药。

   另外,有不少病人用药不规律与选择的吸入装置不合适也有关系。赵子文主任介绍,有的吸入装置为干粉吸入器,这种装置对患者的吸力要求较高,而病情中、重度的慢阻肺病人肺功能已经比较差了,就不适合选择这种装置。现在药物吸入装置愈加人性化,新一代软雾吸入装置如噻托溴铵喷雾剂,可以将药物在2秒钟内缓缓释放,给了患者足够吸入的时间,药物可直达肺部,吸入肺部药物剂量高,口腔沉积率也低,药物治疗的效果能够得到保障。

   少去人群密集处 家里别太湿

   除了规律用药外,生活上也需多加注意。

   赵子文建议,慢阻肺病人在这个季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要少到人多密集处,如商场、茶楼,如果想外出活动,最好选择较为空旷的公园、校园等地。另外,慢阻肺病人在家中时间较长,室内的湿度最好能控制在40%—70%,最高不要超过90%。他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购买抽湿机来进行抽湿,避免用空调抽湿,因为空调在抽湿的同时,会降低室内温度,过低的温度不利于慢阻肺患者的身体健康。(记者陈辉)

编辑:安红丽

关键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情;患者用药;沉积率;急性发作;规律服药;温差;稳定期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吸烟的胖子:最易成打鼾的慢阻肺

“如果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慢阻肺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就是重叠综合征,简单理解为合并打鼾的慢阻肺。2.戒酒、戒烟、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药物;

2015-12-28 13:55:00

家庭厨娘 当心“慢阻肺”

浙江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沈华浩教授分享了关于慢阻肺的一些建议。患者应长期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噻托溴铵,可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机会;接种肺炎和流感疫苗,防止感染诱发急性加重;戒烟,沈华浩要求每一个慢阻肺患者在诊室里当场把烟和打火机扔掉。

2015-12-24 08:10:00

经常接触厨房油烟当心"慢阻肺"

家庭主妇经常接触厨房油烟 当心“慢阻肺”,“我们医院呼吸科有40张床位,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其中60%以上是慢阻肺患者,有的甚至还合并肺炎。筛查后,他们建议这些最大肺活量低于正常值的居民去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最后确诊为慢阻肺的3例女性患者中,年纪最轻的才48岁。

2015-12-18 10:29: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编辑推荐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