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 正文
《白蛇传》揭幕“梅兰芳抵沪演出100年”纪念活动
2013-11-04 09:18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央广网上海10月31日消息 从1913年11月4日19岁的梅兰芳首次在沪登台演出,迄今已经整整一百年。昨晚起,《文武昆乱史依弘》梅派大戏将演出五天,以纪念百年前梅兰芳大师在上海缔造的京剧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将与上海京剧院一同举行“百年上海梅兰芳”纪念活动,梅兰芳先生之子梅葆玖来到上海,并登上逸夫舞台参加了“开台仪式”。
昨晚的首演剧目是全本《白蛇传》,在开演前特别设置了15分钟的“开台仪式”,重新恢复了京剧舞台已经多年未见的开场戏《天官赐福》,并邀请了台湾导演李小平排演。《天官赐福》过去是京剧舞台开台的一个必演喜庆节目,可惜在京剧舞台上已绝迹多年了,连梅葆玖都说很多年没看见了。此次为表明传承的意义,梅葆玖特地在演出时上台提笔点元,一点解元,二点会元,三点状元,连中三元,喜报登科。演出在古朴中热烈喜庆,配合最后一句唱词“俺将这喜事儿留与后人标”,让现场气氛十分热闹。
梅葆玖介绍说,1913年岁末,梅兰芳随同老生王凤卿赴沪演出,担任二牌旦角震惊四座,大受上海观众欢迎,王凤卿向戏院老板推荐让梅兰芳试试大轴(最后一出戏)演出,于是梅兰芳11月16日大轴演出《穆柯寨》,之后一发不能收拾,约期一个月的演出,又延长了半个月,报纸称誉梅兰芳为“独一无二天下第一青衣”、“环球第一青衣”等。正因为1913年梅兰芳在上海的成功,才使梅兰芳终于成为改变京剧历史的第一人。而承继父亲梅派衣钵的梅葆玖,也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对上海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
此次,为了纪念梅兰芳抵沪演出一百周年,《文武昆乱史依弘》一连五天大戏全是梅派的代表作,其中《玉堂春》为1913年梅兰芳上海演出的第一场大戏,《穆桂英》中的《穆柯寨》为梅兰芳第一次在上海演出的大轴剧目,《奇双会》是梅兰芳最常唱,也是唱得最多的乱弹吹腔戏,《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是梅兰芳的昆曲代表作,也是唯一拍摄的昆曲电影。而《白蛇传》是梅派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大戏,也是梅派后继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
昨晚演出中颇受人瞩目的还有在视觉上焕然一新的舞台天幕,大胆引入当代艺术家的视觉作品。这一天幕使用了艺术家卢甫圣的37.5米红色山水巨作《知一知二之间》,这是为中国美术馆1号圆厅量身创造的作品二度亮相。拥有艺术家、美术史论家、出版人、文化策划者等多重身份的卢甫圣,9月刚在中国美术馆完成了个人大展,此次尝试跨界与京剧名家史依弘合作,五天的演出将全部使用他的绘画与书法作品,《国色》系列、《青山见我应如是》、《此岸》、《天下熙熙》等作品将出现在之后几场演出中。
编辑:郭芳慧
猜你喜欢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