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活动信息 > 正文

汶上乡村文明行动结硕果 文明新风扑面来

2013-07-29 01:01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广网山东济宁7月24日电(记者郭芳慧 孙宇)  7月24日下午,第七届中国网络媒体济宁行采访团抵达汶上县进行考察调研。在义桥镇冯庄村和北辛庄村,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幢幢整齐的房屋,一排排崭新的路灯,已然不是人们印象中脏乱差的环境。据了解,这一巨大的转变源于汶上县近年来实施的乡村文明行动。
    近年来,汶上县紧紧围绕“村容村貌、村风民俗、生活方式、乡村道德、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重点任务,深入实施开展了“乡村文明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创建“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28个,文化特色村17个,达标村295个,达标村总数占全县行政村总数60%,建成全省“文明家园示范村”一处。2012年底,义桥镇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文明行动” 省级示范乡镇。
    为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汶上县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县“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乡村文明行动实施意见》、《实施细则》、《“乡村文明行动”责任分工》、《“乡村文明行动”考核办法》等10余份文件,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0.5亿元,本级投入资金2亿元,扎实开展乡村文明行动。
    乡村文明,生态是关键。汶上县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对全县所有村庄进行了调查摸底,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的原则进行规划、整治。从2012年开始,力争三年内将全县493个行政村全部完成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汶上县建立了“财政补一点、村居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形成了党政协调、村企共建、结对帮扶、全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进行奖补,首批奖补资金已划拨到乡镇。各乡镇按照不低于财政收入15%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实行“一事一议”,加大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力度。目前,已投资2亿元完成了100个村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任务,投资1300万元建成了生活垃圾转运站1处,为14处乡镇购置了压缩式垃圾运输车,493个村居设置了垃圾收集点,环卫保洁队伍实现了乡镇、村居全覆盖。
   汶上县始终把提升农民素质,作为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重中之重。在全县深入开展了“美德新星”耀农家活动,评选出诚信之星、孝德之星、正气之星、友善之星、励志之星5000余名,“十星级文明户”23000余户,开办科技讲座30余期,开展“科技赶大集”活动40余次。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中国乡村之声》广播惠农工程启动仪式在汶上举行,汶上县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确定为中国乡村之声广播惠农工程示范县;14处乡镇文化大院建设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发展庄户剧团300多个,农民文艺表演队52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已达到99%以上,举办大型文艺演出50余场次,送文化下乡30余次。目前,汶上县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62所,在建28所,辐射村庄280个,50000名农村孩子直接受益。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40

编辑:郭芳慧

猜你喜欢

央广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