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央广独家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今开园
中广网 2012-05-09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1934年1月,红四方面军将总医院迁到王坪,1935年1月离开王坪。在这期间,主要担负收治红军伤病员的任务。因缺医少药,营养不良,伤势恶化而在医院牺牲并安葬在医院附近的红军烈士达万余人,其中团职以上干部40多人。1934年7月,为了缅怀那些为创建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而牺牲的广大红军将士,决定在王坪总医院旁修建烈士陵园,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设计并题写碑名、绘制图案,同年冬落成。这是是全国唯一一处红军为自己的烈士修建的陵园,红军烈士集墓安葬7823人,是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集墓。
陵园修缮竣工开园仪式现场(摄影隆敏)
陵园中散葬烈士墓群(摄影隆敏)
2011年10月初,红军烈士陵园修缮暨王坪新村建设在这里拉开了帷幕。通江县按照“庄严、肃穆、安静”的要求,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进行了全面修缮;按照“文明、现代、优美”的要求,对王坪村进行了规划建设。到2012年4月,各项工程建设全面竣工。今天,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开园仪式。一个崭新的王坪呈现在世人面前。
红军烈士陵园是展示、纪念和褒扬红军烈士事迹的重要纪念地,也是传承红军精神的重要载体。巴中市委、市政府在规划中,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力求突出“庄严、肃穆、安静”和“文明、现代、优美”的特色。新规划重点包括红军烈士陵园扩建、红军总医院旧址群修缮和王坪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四大部分,以红军烈士陵园为核心和“魂”,以王坪村为重点和中心,对整个沙溪镇和沿线乡村,以及全县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红军文化保护开发进行系统规划,通过王坪村建设发展,辐射带动全县扶贫开发、新村建设、红色文化建设和红色生态旅游发展。
责编:于晓媚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