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与研究
正确的经济形势判断,来自对于经济运行周期及其内在机制的认识。我国经济的周期性下行阶段即将结束,要增强信心,渡过难关,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积极培育内生动力,迎接新一轮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引擎,同时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增速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回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外部原因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外需严重萎缩,内部原因是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刺激计划退出、增强经济潜力的结构调整加快,这些重大因素都引发了一定的减速效应。
这种回落属于什么样的周期性波动?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可分为短周期、中周期、中长周期和长周期。长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和市场创新带动的产业革命决定的,平均周期大约50-60年;中长周期主要是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决定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5-25年;中周期主要是由设备投资决定的,平均周期大约7-8年;短周期主要是由存货投资决定的,也称商业周期,平均周期大约3-4年。现代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时间可能长短、界限可能模糊,但经济周期运行中生产相对过剩的内在性质不会变化。
从中周期来看,我国前两轮经济周期分别是1982-1990年、1991-2001年。在2002年开始的本轮中周期上升过程中,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要倍加珍惜当前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巩固和发展这个好势头”。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采用“经济周期”概念对我国经济走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其中,主要内涵是延长经济周期上升期。这次宏观调控是成功的,结果我国本轮中周期上升期延长至2007年为周期高点,共6年(2002-2007),而下行周期已经5年半(2008-2012.6)。
本轮中周期由于四万亿等刺激计划而推迟的下行阶段持续多长时间?其中,包含一个短周期。本轮中周期的回落阶段被2009、2010年的刺激政策推迟;同时,去库存的短周期也被宏观调控所改变。这两个周期回落的自然调整阶段交叉重叠,现在我国经济面临双重下行的压力。
一般来说,短周期即库存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和被动补库存。目前,中国经济本轮短周期正处于主动去库存的末期,二季度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是这轮库存周期中GDP增速的低点;三、四季度可能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需求将触底反弹,GDP增速回升。由于库存周期是一个短周期,难以改变中国经济的中长期趋势。从今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上半年经济回落幅度超预期,为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已适当调整。由于政策干预力度逐步加大,短周期的下行阶段有望提前结束。今年全年我国经济将是一个浅U型的走势。
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对于我国经济产生多大程度的负面影响?我国内需市场比较大,外需萎缩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的弥补。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严峻的,不能掉以轻心,但也是可控的,不必盲目悲观。
世界经济的下行周期性波动,对我国与江苏经济走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欧盟是江苏的第一出口市场,美国是江苏第二大出口市场,2011年江苏对欧盟出口占全省出口额的23.0%、对美国出口占19.8%。2011年以来,江苏对美国出口增长继续乏力,全年仅增长6.3%,低于全省出口平均增幅9.3个百分点;江苏对欧盟出口增长更加乏力,全年仅增长2.9%,低于全省出口平均增幅12.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欧盟基本上是零增长,美国也只有2%以上的增长,导致江苏外贸大幅下滑,影响江苏投资和整体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处于本轮短周期的下行阶段,预计今年达到底部,明年回升。由于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加产业分工,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同步化的趋势日益显著。
我国经济明年有望进入新一轮经济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的经济中周期,经济增长的潜力主要来自比较落后的城市化、比较落后的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国际新兴市场开拓能力的不断提升。2013-2017年,我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阶段(10%以上)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阶段(8%-10%)。
经济周期形成的基础是市场运行的自发力量,其中不仅仅是市场推动,还有市场扭曲、市场失灵甚至市场倒退。政府干预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周期波动可能带来的破坏与损失。现在处于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建议各地各部门认清经济周期性规律,适当加大逆向调节力度,实施适度刺激经济计划,保持投资平衡增长,大力扩大内需,稳定出口,促使经济运行平稳小幅缓落。从而,形成一种缓起缓落的新型经济周期波动。因为,我们仍然处于持续较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坚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室主任)
来源:中国江苏网 责编:魏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