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图片聚焦 | 博览会聚焦 | 博览会概况 | 现场传真 | 中央台风采 | 相关报道 | 往届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摘要

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共赢促发展

中广网 2012-09-20

    

  2012年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收获之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经过10年的全面落实,实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并稳步发展的目标,成功举办八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越办越好,发挥了《框架协议》和自贸区建设务实合作平台的作用,取得了友好交流、经贸促进和多领域合作的非凡成就,已经成为我国与东盟合作共赢促发展的典范,促进了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金秋九月,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盛装待发,继续以全方位务实合作传递希望和信心,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

  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有可能长期存在,任何地区和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和发展。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体现了双方领导人对国际经济形势的高瞻远瞩,体现了双方合作发展的共同意志。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办好博览会作出重要指示:“中国—东盟博览会要长期举办下去,要办出特色、办出实效。”中国总理温家宝两次出席博览会。东盟各国领导人每年都高规格出席博览会。八届博览会共有42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15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

  每年一届的博览会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了独特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领导人会见、开幕式、巡视展馆、主题国活动等一系列高层友好交往,增进政治互信,增强了各国应对复杂经济形势,加强合作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双方经贸合作和其他领域合作提供了政治和机制性保障,带动商界的务实合作。

  每届博览会期间,举办各国领导人和部长与企业家的对话交流活动,越南、老挝、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领导人和部长分别与中国企业家座谈,推动解决经贸合作中的实际问题,让企业及时掌握各国经济发展风向标。

  第八届博览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共同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揭牌并见证该项目签约。随后,纳吉布在与中国企业家CEO对话会上表示:“马来西亚政府将全力支持中马共建的钦州产业园区的发展。”双方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极大鼓舞了企业家参与产业园区建设的信心,推动了这一重大项目的落实。

  泰国副总理吉滴叻在在第八届博览会期间与中国企业家见面会上说:“希望借助此次见面会,促进泰中两国企业家携手迈进,促进商业投资各领域的成功合作。”这为中泰两国企业开展合作指明了重点领域和方向。

  自贸区之路越走越宽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中国—东盟自贸区“量身定制”,面向全球开放。博览会高度集中11国的企业、商品、项目、资金信息,把11国政府的共识转变为企业对零关税等自贸区商机的普遍共享,发挥了自贸区建设“助推器”的作用。

  通过博览会,东盟国家的咖啡、榴莲、珠宝玉器、橡胶、棕榈油等特色商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东盟国家在经济建设中所需要的中国机械设备、电子电器、建筑材料,以及东盟消费者欢迎的中国农产品、轻工业品等,都在博览会实现了“一站式”零关税采购。

  博览会开辟了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便捷渠道。博览会把11国的投资促进机构、经济园区、投资商、项目业主、金融机构等整合在一起,通过投资合作圆桌会议、各国投资推介会、投融资对接会等系列活动,形成双向投资尤其是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强大合力。通过博览会,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等重大投资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博览会展示了金融、旅游、物流、信息技术外包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巨大商机,培育合作新增长点;博览会精选契合东盟发展需求的先进适用技术3000多项,向东盟国家转让经济发展急需的适用技术;博览会展示11国80个“魅力之城”,使双方合作从国家层面延伸到城市之间。

  由于博览会建立了跨国家、跨省区、跨部门、跨行业的11国共办机制,中国各省区市、各领域、各行业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实现了最便捷、最有效地对接。

  合作共赢的理念变成了企业的实际行动。八届博览会参展参会客商31.6万人,贸易成交额116.9亿美元,签约国际合作项目投资额491.72亿美元,签约国内合作项目投资额4759.02亿元,经贸成效硕果累累。

  东盟秘书长素林说,中国—东盟博览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来进一步增强经贸联系,扩大贸易与投资合作,同时拓展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关系。

  实践证明,博览会以务实合作推动自贸区各项协议的落实,对双方经贸合作及本地区经济稳定和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首届博览会举办,双方贸易额提前一年突破1000亿美元目标;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2000亿美元目标;2011年又达到创纪录的362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高出同期我国进出口总体增速1.4个百分点。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说,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相互合作,认真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减税安排,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非常严重的时期,中国和东盟贸易的发展仍然是远远好于和其他地区贸易的发展。

  在当前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通过博览会推动自贸区合作和发展,必将为本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和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

  全方位合作的典范

  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多领域平台,不断拓宽和完善对话和合作的常态化机制,为双方全面持久稳定的友好关系提供保障,成为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的典范。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说,近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对海关、质检、金融、港口等相关领域的服务配套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经贸合作与人文领域交流相结合,才能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博览会顺应这一形势需要,八届共举办200多个各领域的会议论坛和活动,各国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通过对话交流,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合作机制,拓宽了双方合作的“南宁渠道”,以全方位的务实合作促进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

  目前,中国与东盟10国质检部长形成了每两年在博览会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的磋商机制,签署了《中国—东盟关于加强产品质量与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南宁联合声明》)等重要文件;海关、金融、交通、通信以及社会人文领域也通过博览会建立了对话磋商机制、合作促进机制或培训交流机制;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国—东盟妇女活动中心、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等一批合作项目相继设立运行,务实推进了全方位合作。

  全方位合作推动了经济融合,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越南平仙鞋业公司从首届博览会开始年年参展,目前产品遍布中国10多个省区市,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该公司中国办事处负责人赖少发表示,如果没有中国—东盟博览会,公司的产品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打入中国市场。广西运德集团从第二届博览会起开通南宁—河内跨国旅游客运班车线路,第六届博览会上又与柬埔寨企业签约合作成立国际旅游企业,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民众的经商、旅游带来了极大方便……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说,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日益壮大,汇聚来自中国、东盟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商家,促进区域合作和全球融合。

  《缅甸时报》报道,中国—东盟博览会从第一届举办之日起,就在推动中国与东盟10个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促进和贸易合作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角色。

  中国—东盟友好关系不断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第九届博览会恰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10周年、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年,将突出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主题,进一步发挥友好交流、经贸促进、多领域合作的平台作用,把高层友好往来与经贸合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会期继续举办一系列高层友好交往和更多政界与商界对话,展览内容在保持历届特色和优势的同时,首次举办东盟咖啡展、首次举办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继续举办中国—东盟科技部长会议等一系列多领域会议论坛和交流活动,全面提高全方位合作实效,为促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    责编:张卓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