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字报道

城市熄灯运动:让城市暗一些又何妨?

2011-06-21 11:01   来源:大连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广网北京6月21日消息 让城市的夜晚减少一点亮度不仅仅是一种作秀,还应该转化为一种常态。就让城市暗一些,又何妨?

  3月28日20:30至21:30,全球将迎来第一个“地球一小时”。届时,从斐济开始,接着是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印尼等亚洲各国的城市,再到欧洲、美洲各国的城市,将熄灯一小时。这一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于2007年在悉尼首次举行。2008年,全球有371座市镇参与;200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目标是吸引全球的1000座城市参与。2008年12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京举行“地球一小时”启动活动时,已经有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座城市承诺将参与这一活动,包括中国香港;同时,该活动的推广正在北京、上海等中国城市进行。

  而日本早在2003年就发起了夏至关灯活动,呼吁人们关掉家里的灯,到户外参加活动,比如一场不插电的音乐会;台湾、大陆的环保团体也分别在2005年、2007年响应。近年来,熄灯正在成为一个运动:2005年,韩国各地集体熄灯2分钟;2006年8月8日,香港全城熄灯3分钟;2007年2月1日,巴黎埃菲尔铁塔上的2万盏灯全部熄灭;2007年9月22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武汉、哈尔滨、西安、南京等八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集体熄灯——如果说以上熄灯行动尚有作秀成分,只具备符号意义,而在像纽约这样的城市,则正在把非常态的熄灯行动转化为一种常态:就让城市暗一些,又何妨?

  “暴力式照明”

  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一个城市的夜晚越璀璨,就意味着它越繁荣。确实,在评估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力时,社会学家经常使用城市之光这个参考性指标。以提出“创意阶层”著名、并致力于研究创意经济的美国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在新著《你的城市是哪里?》中剖析全球的“超区域”(即拥有强大经济能量、创意活动、人才集中的跨城市,如号称全球第三大城市群的珠三角城市群)时,认为一个区域的经济能量不能单以人口计算,但目前尚无全面评估区域经济生产的指标,于是他引进了这一模式:按照气象卫星资料绘制出全球夜间的亮度地图,并分辨其光源性质(如照亮的家庭、街道,活跃的工厂、娱乐区等),假设夜间亮度越高,则能源消耗和经济活力也越高,再结合其他统计数字,从而得出区域经济的参考指数。弗罗里达称之为“光亮指数”。

  以“东方之珠”香港为例,“不夜城”一直是香港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李圭在《环游地球新录》中记录了1877年元旦的香港:“灯火齐明,由海滨尽叠而上,上下数千万盏,大观也。”10年后,港督则这样描述香港:“西式和中式的亮光倾泄而出,互相竞艳,灯烛粲然,除了仙境再难找到能比似的奇观。”因此,香港于2006年8月8日发起全城熄灯活动,虽然得到立法会、部分商户的支持,但响应者不多,香港政府方面因为“担心影响旅游中心形象”,照样“幻彩咏香江”。

  但在环保主义者看来,过度的、不必要的照明,不仅是一种浪费,会带来光污染,还是一种暴力。号称“全球最大型灯光音乐汇演”的“幻彩咏香江”就被建筑学者林宪德批评为“暴力式照明”。环保主义者援引意大利天文学家的调查数据,将总人工照明亮度除以总人口数得出的“人均亮度”,在1970年到2001年的三十年间增加了3倍,其结果就是,目前全球已经有2/3的人看不到星星,那些关于星空的优美诗句以及传说,比如中国人熟知的牛郎织女故事,都将失传。

  为此,香港环保组织发起了“拆解东方之珠”活动,还组织了“城市闪光团”活动,让市民看看那些遭受光污的地方。发起夏至关灯的台湾荒野保护协会的邱姿蓉也说,北京目前不像香港用那么多霓虹灯,但是未来很有可能,如果再发展下去可能造成跟香港一样的问题。而在国际上,也出现了像“国际暗天协会”这样的组织。

责编:申珅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