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CPI控制3%目标可以实现
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5%,再创新高,引起广泛关注。张晓强表示,我国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针对性强,如果管理得当,全年CPI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8月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鲜菜价格上涨19.2%,肉禽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新涨价因素“贡献”了70%左右。同时,CPI的上游PPI(工
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的回落也减缓了整个物价上行的压力。
张晓强分析指出,8月份CPI同比增长3.5%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与基数相关。在前一时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去年同期我国CPI基数非常低。二是粮价稳步上升。近年来,国家把”三农”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治国安邦之本,逐步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使市场粮价稳步上升,影响了在CPI中占有相当比重的食品类价格。三是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有所回升。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大幅下降,今年以来价格开始回升,有的上涨了一倍,传导到下游产品对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张晓强说,今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管理好通胀预期,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如果管理得当,全年CPI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他认为,通过调控,未来粮食价格上涨有望保持在一个合理空间;由于工业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也有一定的下降空间;而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在已有大幅回升的情况下,今后三四个月再次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责编:赵净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