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2001年到现在(2010年),是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繁荣发展的第三个十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在前两个十年取得各方面丰厚成果、全面展开的基础上,继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逄先知和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在2003年12月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这部厚重翔实又极富思想性的传记,反映了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在经历了长期探索发展之后所达到的新水平。
贴近快速发展的时代,追踪改革开放步伐,是这一时期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突出特点。2004年8月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2005年6月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的《陈云传》,2007年4月纪念叶剑英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的《叶剑英年谱》,以及2009年6月纪念李先念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的《李先念传(1949—1992)》,揭开了重视和加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平思想研究的序幕。
与此同时,记述改革开放重大历史事件和决策过程的回忆录也相继问世。如李鹏有关全国人大立法监督、经济工作、核电发展、三峡水电建设、外事工作的系列日记,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唐家璇《劲雨煦风》(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曾培炎《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中共党史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10年),陈锦华《国事忆述》(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等。2003年11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张震回忆录》,以及2004年出版的《刘华清回忆录》,记述了人民军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在前两个十年研究所形成的深厚积累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相继推出了几部带有总结性的工具书。2001年,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从已经编成的《中共党史人物传》中精选出260多位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有较大影响的党史人物传记,编辑出版了《中共党史人物传》精选本。200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编辑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1921—2003)》。2007年,出版了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编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12卷)。
中共党史人物画传系列,也是进入新世纪后出现的一个雅俗共赏的新品种。从2003年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同有关单位合作,编辑出版了《毛泽东画传》、《周恩来画传》、《刘少奇画传》、《朱德画传》、《邓小平画传》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了《宋任穷画传》等。此外,还出版了人民解放军将帅画传系列等。
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人们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既需要向前看,也需要向后看,从前人那里汲取智慧与借鉴。人们的阅读兴趣正趋向多样,文化需求正趋向多样,满足这种兴趣与需求的途径也正趋向多样。但无论如何变化,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中共党史重要人物的关注与了解,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兴趣与需求亮点。这为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持续地、稳定地发挥资政育人作用提供了社会舞台。中共党史人物研究需要继续紧扣时代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脉搏,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充分利用高科技带来的新平台、新手段,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
(原文刊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7期)
责编:李海涟 来源:新华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