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图片聚焦 | 最新消息 | 会议消息 | 各地情况 | 先进典型 | 央广独家 | 评论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先进典型

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艾新全

中广网 2010-07-21

    

  艾新全,男,汉族,1958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76年参加工作,1983年到党史部门工作,现任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二处处长、副研究员。2007年被评为重庆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他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理论素养好,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在党史研究和党史宣传教育等方面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业绩突出。

  主持参与编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党史著作。从事党史工作27年来,他撰写或参与编写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或参与电视片拍摄6部,主持或参与展览近10个。近四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邓小平在西南的理论与实践》(1949—1952)研究,承担了《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丹心铁骨曹荻秋》、《解放60年重庆英模谱》等书稿的编辑和编写组织工作,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第二卷的撰写和协调组织工作。特别是在邓小平生平、思想和主政西南的研究中成绩突出,成为全国学术界在这一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其作品获中央党史研究室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多种奖项。

  开展有特色的专题资政研究,注意总结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好评。参与完成的调研报告《重庆历史上抗灾的几点启示》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完成中宣部委托调研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重庆市委宣传部委托的理论调研文章:《重庆解放60年来的文化建设》、《重庆城市功能的再造与新生》。论文《邓小平与长江三峡工程》入选2007年2月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联合召开的“纪念邓小平逝世1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重庆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经验教训》,入选2008年9月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国中共党史学会联合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讨论会”,并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在《重庆日报》、《当代党员》、《思考与运用》、《重庆宣传》、《红岩春秋》、《重庆晚报》等多家媒体刊物上发表多篇资政报告或党史宣传文章。

  致力于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为党史研究不断深化奠定基础。他结合党史正本编写、人物和事件纪念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搜集整理大量党史资料。其中,重要党史人物资料如与杨尚昆有关的700多张图片、150多件文物、100多份文献;重大党史事件如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重庆农业合作化、重庆“大跃进”运动、重庆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等相关档案文献2000多件。此外,还负责开展了口述史资料征集工作,搜集到一批档案、图片资料,为深化研究、编写党史正本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积极指导区县正本和专题的写作,多次到城口县、丰都县、九龙坡区和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班讲课。

  着力于党史成果转化,充分利用党史资源,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在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中,负责《巴渝丰碑》、《朝天汇流》、《巴渝华章》和《永恒的记忆》4个展览提纲的起草、审读工作,协作推出相关画册。与重庆电视台合作,拍摄了主要反映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重庆发展的关心与关怀的音乐史诗《数风流人物》和五集文献纪实《重庆解放》两个纪实片,在重庆卫视和重庆新闻频道推出每天一集的《重庆影像》栏目,共播出58集。与《重庆晚报》联合推出《重庆珍档》栏目,共推出50期。与重庆市讲故事办公室联合推出讲故事专辑——《邓小平在西南的故事》,并多次完成市故事办的约稿。(中央党史研究室授权发布)

责编:李海涟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