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首页 | 首页 | 民意直通车 | 媒体看承德 | 文化名城 风景胜地 | 资源丰富 区位优越 | 创新创业 民富市强 | 新闻聚焦 | 图片聚焦

文化名城 风景胜地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列表

须弥福寿之庙

中广网 2010-12-1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须弥福寿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修建,供六世班禅居住、讲经用。其前部为汉族形制,后部的大红台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沿袭藏式风格。大红台中心建有三 层大殿--妙高庄严殿,殿顶覆盖着用一万五千两黄金制成的鱼鳞状鎏金铜瓦,四条殿脊共匍匐着八条鎏金铜龙,每条铜龙重约一吨,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腾空欲飞。殿内正中供着宗巴喀,稍北供释迦牟尼。六世班禅曾在此为乾隆讲经,并把从西藏至热河途中的每一个站对乾隆的祈祷、祝福记录献给乾隆,乾隆在此回敬礼物40余件,并题“宝地祥轮”匾额。寺庙北端建有八角琉璃万寿塔一座,塔高七层,用绿琉璃瓦砖砌成,饰以精致的佛龛,塔顶覆以黄琉璃瓦。结构秀美,色调古雅,突破了全庙的空间轮廓线,丰富了建筑群的艺术效果。

  须弥福寿之庙又称班禅行宫。位于山庄北、狮子沟北山坡上,占地面积3.79万平方米。“须弥福寺”是“扎什伦布”的汉译,“扎什,意为“福寿”(吉祥),伦布是“须弥”(山)意为“多福多寿如吉祥的须弥山”。

  寺庙的建筑布局因山就势,错落有致,主体突出,金瓦生辉,十分壮丽,充分显示了汉、藏两族文化交融的艺术成就。整体平面呈长方形,周围石墙环绕。前部由五孔石桥、山门、碑亭、琉璃牌坊组成,是建筑群的前奏。正门外东西两侧建有制碑,标明各种职衔到此乘马坐轿的规定。门内碑亭为方3间,重檐歇山顶,下有须弥座台基。四面开拱门,四出踏步。亭内立乾隆皇帝撰写的《须弥福寿之庙碑记》,下承龟跌,通高8米多,极其雄伟高大,底刻波涛文样。水族图案。碑亭之北为琉璃牌坊,琉璃牌坊正北为大红台,是该庙主体建筑,气势宏伟。高大的墙壁呈深红色,开窗三层,每层13个。大红台内部,围搂三层,共400余间,内置佛像。楼内西北角有木梯,可达围楼屋顶平台。平台四角各建方顶小殿一座,南面两座殿脊是“孔雀吻”,北面两座是“双鹿吻”。北边角殿后部为金贺堂、万法宗源组成的藏式院落。大红台北为吉祥法喜殿,由平台、群房与大红台群楼相连接。大红台之东又有东红台,后建有生欢喜心等建筑。再北山巅建琉璃宝塔。须弥福寿之庙整体布局,有韵律,有节奏,和谐统一。

责编:黄成俊 来源:承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