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 民富市强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列表
承德市“三位一体”新型城市社区绽放文明和谐温馨之美
中广网 2010-12-10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9月25日,承德市元宝山社区78岁老人才千和脑血管病突发,孙女及时按下社区救助“一键通”,社区救护队迅即赶到,生命得救。
三天前,滦江社区83岁老人周宗武打不开煤气阀,拨打“承德社区24小时居民便民热线96096”,社区服务站人员即刻赶到她的家。
新疆退休承德居住教师党员杜晓筱说,从“单位人”到“社会人”,是承德社区建设心新机制“孵”出了社区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居民的参与度、满意度。
如今,一年前想都不敢想的“社区24小时便民热线”、“紧急救助10分钟”,居家养老照料‘一键通”,“一站式”社区缴费等社区便民服务,已成承德市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个统一标识、统一紫罗兰色调,彰显党和政府关怀,散发着人本、温暖、贴心气息的承德社区,已成历史文化名城道道靓丽风景。“承德紫罗兰社区”作为“文明、和谐、温馨社区”的代名词,正在成为全国知名、河北一流城市社区建设的新品牌。
变“行政社区”为“公民社区”——民本、民建、民治、民享,“四有一创”催生“三位一体”新社区
今年3月以来,承德市本着民本、民建、民治、民享理念,努力变“行政社区”为“公民社区”,将创先争优与城市社区建设紧密结合,以“四有一创”为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战斗堡垒作用,率全国之先探索出“组织部门抓总引领、民政部门牵头指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新型社区工作机制,形成“党支部、居委会、服务站三位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构架。“社区建设与干部选派、财政支出、基础建设、制度建设、服务平台‘五同步’”等建设办法得到河北省委、省政府及中组部组织局、民政部基层政权司有关领导充分肯定,承德市委《关于推进“四有一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意见》被省民政厅全文转发,其社区工作机制被吸收写进8月26日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意见》,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走在国、全省前列。“山区小城社区搞得这么好不容易!做法经验值得肯定和推广。”“标准之高,全省堪称一流!”省、内外纷纷前来承考察学习的领导、同行纷纷翘指。
“一间破房子,两张破桌子”,“守摊子、盖章子、下通知、扫院子”是8年前承德市大部分居委会真实写照。2002年,承德市出台文件规定居委会办公用房、老年活动用房、室外活动场所达到“三个100平方米”。去年底,全市80%的居委会硬件建设还未达标。
今年初,一份呼吁加强社区建设的政协提案引起市委书记杨汭高度关注,当即批示并责成组织部牵头落实。精心调研,对标高端,3月1日承德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四有一创”城市社区建设意见》浮出水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区和谐为目标,以社区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社区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保障,实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章理事,创建文明和谐新社区。
变“老大妈余热发挥”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干部锻炼进社区——有人干事。让社区成为干部的锻炼基地,让能人干事,让能人愿意干事
“年龄大、待遇低、没前途”是社区干部、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对此承德规定,按千户5-7人配社区工作者,每个社区配2名以上国家正式工作人员。年轻、后备干部、新提拔科(局)级干部要先到社区工作1年以上。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离退休干部、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及其他社会人员竞聘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成员,待遇建立生活补贴动态增长机制,2011年达到所在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
“此举绝非人员简单配给,就是要让社区成为干部锻炼基地,让能人干事,让能人愿意干事!”承德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长丁锦霞说。
短短几个月,通过“居民自治选、后备干部派、专业人才聘、志愿者队伍补”等办法,充实社区干部队伍670多人,每个社区有工作人员平均7.8人。双桥区社区干部年龄从2001年的51岁降到39岁,大中专生占到64%。还有37000多名志愿者在社区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是社区选人用人的新政策,让我们的工作充满活力!”是今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而被选调到基层社区锻炼的13位年大学生共同心声。
变“扬汤止沸头疼医头”为“釜底抽薪鱼渔兼授”,财政支出到社区---有钱办事。财政支持、社会赞助、费随事转、有偿服务,多元筹措建设资金,逐步建起社区财富积累机制
“社区经费短缺不是财政困难问题,主要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投入社区,就是投入民生。”承德规定,今年各县区今年财政安排每个社区办公经费不低于2万元,明年不低于3万元,以后逐年增长。
驻社区单位和社会各界要共驻共建,各社区通过财政支持、社会赞助、费随事转、有偿服务等多元化措施筹措建设资金的路子,逐步走上财政为主、自筹补充的良性循环机制。
此举实施,各县区均达到或超过了每个社区2万元标准。多数社区干部工资待遇达标,有的县区达到本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标准。
双桥区碧园社区发挥紧邻避暑山庄和民俗文化街优势,与企业共建社区美食城和社区艺术馆,正常运营后将为社区经费有效补给。
变“商业开发建设空白”为“城市建设法定统筹”, 城市开发留社区---有场议事.开发建设单位须按百户30平方米提供社区用房,与小区建设规划、施工、验收、交付“四同时”
开发商业楼盘有地,建居民社区没地,关键是规划审批部门心中有没有“老百姓”这根弦!无论从政府义务还是企业责任,居民社区必须与城市开发通盘考虑。
承德市规定2012年底,每个城市社区必须具备500平方米以上用房,1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老城区原社区用房确有困难不低于300平方米,两年内全部达标。对老城区原有住宅小区进行集中清理,凡开发企业没按规定提供社区用房的,责令其限期解决,同时要结合“中疏”战略的实施,通过改造、整合、划并等途径,支持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在场所使用上,对现有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辖区统一标识、统一场所、统一基本设施。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居民需求、突出为民服务,工作人员占用最小的面积,体现“小办公,大服务”。
短短8个月,全市社区硬件建设投入财政资金3600多万元,通过划拨、置换、改造、共建、协调开发商等方式解决社区用房价值9000多万元,有63个社区基本达标,占社区总数的41%,部分社区用房超过1000平方米社,区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变“服务管理纸上谈兵”为“服务平台落地生根”,章法落地在社区——有章理事。小区建到哪,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就覆盖到哪,社区居民管理服务实现“无缝隙”
怎样才能既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又能发挥居委会自治功能,还能让居民真正得到最便捷、最贴心的服务?
今年以来,承德市构建起的以党组织为核心,党支部、居委会、服务站“三位一体”新型城市社区,严格执行社区议事制度,重要事项社区党支部提议,党支部、居委会商议,社区党员代表审议,社区居民代表决议,做到议事公开、议事结果公开,工作成效居民评议。各社区建起胡同、院落、楼宇党、社团党支部,实现社区党建“区域化”。
为彻底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度,社区居委会强化自治管理,严格落实社区居民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如今,如房屋漏水、暖气不热等“烦心事”,“有事找社区”已成居民最佳选择。御祥园14号楼建筑质量引发纠纷,到区建设、房管局无果,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居委会即刻召集各方召开协调会、评议会,37万元赔偿金送到居民手上。
社区服务站是政府延伸到社区的综合服务终端。目前各社区都建起包括医疗、就业、民政、计生、民调、治安、劳保、退管、社区综合等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医疗服务站由区医院专家轮诊,药品不加价,与“一键通”居家养老紧急救助相连,“小病不出社区”深得民心。
10月初,24小时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生活服务、代理代办、监督投诉等近百项服务的社区便民热线96096开通,深受其益的市民说,96096是党群心心相连的一条红线,是通达民意、凝聚民心构建社会和谐的一座桥。
“三位一体”“大社区”建管格局,使承德市的城市小区建到哪里,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就覆盖到哪里,社区居民管理服务实现“无缝隙”。
(作者:承德日报 副总编 周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