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分析评论

四川日报:“资质门”暴露民航漏洞

中广网 2011-01-12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伊春空难发生后,飞行员的能力和资质问题被重新摆上桌面,民航总局于2008至2009年曾在内部对飞行人员资质进行检查,查出飞行经历不实的达200多人;目前,一场对全行业的安全检查已经展开。 (据9月6日《新京报》)

  对于民航系统出现的 “资质门”,我们只有正视问题,不回避矛盾,彻底反思飞行员资质造假所暴露出的系统漏洞,才能有效避免类似空难的发生。

  飞行员资质造假暴露出哪些系统漏洞?一方面,反映出飞行员培训市场,远没有跟上中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2004年,民营资本可以进入民航业筹建航空公司,当时各航空公司飞行员总数仅1万多人,刚好能满足当时国内700多架飞机的配备需要。据民航总局测算,今年需补充6500名飞行员,而我国目前每年培养飞行员的总数只有600-800名。在飞行员严重缺编的情形下,航空机构对飞行员资质审查变得宽松起来。而航空安全事故中78%~80%的空难事故与驾驶技术及操作错误有关,飞行员资质问题,已成为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飞行员资质造假,也映射出我国飞行员培养机制的诸多弊端。目前我国的飞行员培养体制存在诸多弊端,集中体现在人才选择范围窄、培养模式单一等,从而影响到国内飞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更为重要的是,飞行人才稀缺,还受国内通用航空基础薄弱的瓶颈制约。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国,通用航空发展却相当滞后,飞行员培养体系中缺少“通用飞行积累经验”这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而使我国飞行人员不仅严重短缺,而且也阻碍了飞行员的批量“生产”。

责编:晓凡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