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小平故里笑迎八方来客
斯郡物华蕴天宝,此处地灵生人杰。历史的变迁,积淀了广安瑰丽多彩、丰实厚重的文化底蕴;岁月的磨砺,孕育了勤劳善良、求真务实的广安儿女。以小平故里为标志的红色文化景观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近年来,广安区旅游经济强势挺进,一连串直线上升的数字是最好的佐证:2003年接待游客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6亿元;2004年接待游客2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2亿元;2005年旅游接待游客24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18亿元;2006年旅游接待游客2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68亿元;2007年接待游客2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88亿元。
2005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红色旅游年”。小平故里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使广安得以纳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邓小平故居、邓小平纪念馆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同时,该区还坚持“为城市居民服务,让农村百姓致富”的目标,不断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对推进小平故里主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广安旅游产业链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5月,广安区围绕小平故里核心景区打造的东环线和西环线正式接通后,整合了9个乡镇的旅游资源,包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生态农业示范区、渠江观光旅游区、邓小平母校等20多个景点景区,形成一个方圆29平方公里的“乡村旅游圈”。目前,该区已发展乡村旅游企业190家,具备同时容纳2000人住宿、6500人餐饮的接待能力。其中牌坊村于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全区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 136.6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640 万元,同比增长20.9 %和 25.7 %。
【亮点点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广安区如何做好发展这篇文章?日前,中共广安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英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下步工作中,广安区将进一步突出发展主题,强化发展保障,抓好承接产业转移,强力推动工业经济、现代农业、第三产业、统筹城乡试验、城乡建设实现“五大新突破”,努力实现快中求好,确保全年GDP达到117.7亿元,增长15.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190元,增加550元。
目前,广安区将开工建设香港昌兴矿业年产400万吨、华峰水泥年产100万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和北京建兴装饰投资8000万元的新型墙砖项目,川桂水泥一期年底前点火投产并启动二期100万吨生产线建设;加快东阳明大汽配、鑫华燃气设备、慧博玻璃等在建项目进度,年底前开工建设中石油投资3.4亿元的氢烃项目主厂房;争取航瑞纸品、蔡山洞瓦斯发电等项目建成投产。同时,继续统筹抓好民生工程,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抓好群众工作、安全维稳、环境治理。
广安区将充分利用商务部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平台,加强与成渝及沿海发达地区和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交流合作。突出承接产业转移,更加注重承接产业升级,提升承接实效,促进集群发展,壮大经济总量。到2012年,力争区属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培育10户10亿元企业、20户5亿元企业和50户亿元企业。
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广安区突出抓好统筹发展实验区的建设,投入1000万在实验区5个村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3000亩,搭建钢架大棚1000余个,把统筹发展实验区打造为全省的亮点;用好用活1500万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通过山水田林路的改造和产业的培育,使广门、枣山片区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开发的亮点;统筹推进2009年实施的17个新农村建设,巩固提高2006年以来已经实施的63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成果,使新农村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