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改革开放三十年:父亲成了村里致富带头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父亲成了村里致富带头人
中广网    2008年12月10日 12:05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8日消息(记者胡志坚 通讯员蔡红颖)我生在农村,是个农民的女儿。小时候我们家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除了一贫如洗,还是一贫如洗。最值钱的家产就是四面透风三间又低又矮的茅草房和几张缺胳膊少腿的木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当时村里很多人都持观望态度。父亲脑筋活,是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也是第一个站出来承包土地的人。为了脱贫致富,父亲在承包合同上郑重写下“三十年”。

  从此,除了冬天农闲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在田里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那时种植的无非是水稻、玉米、小麦这些农作物,虽然这样,承包的头几年也仅维持温饱。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父亲开始在土地上种下果树,有苹果、桃子、山楂和柿子等各种各样的水果。

  经过不懈的努力,家里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85年,家里买了村里第一台14寸熊猫电视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村民们纷纷涌入家里来看电视。随后,电风扇、缝纫机、自行车也陆续来到我家。尝到了致富甜头的父亲,没有忘记父老乡亲,在他的带动下,大家开始种西瓜、甜瓜等畅销水果,并把自家的土地变成试验田,进行人工育种。

  两年后,我家盖了5间大瓦房,彻底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搬家那天,全村老少都来我家祝贺,父亲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到了九十年代,家家户户都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大家的一致推选下,父亲当选为村支书,主要负责村里农副产品的推广工作。由于致富信息遍地开花,短短几年的时间,村里的产品供大于求,市场低迷,出现滞销。为了带领大家走出低谷,父亲号召大家改变农产品种植结构,多种植树苗。他第一个在试验田里种植,每天睡在苗圃的临时房子里,细心观察树苗的生长规律及对温度的变化,终于树苗试验成功,在全村推广种植经验。第二年开春,家家都忙着种树苗。看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父亲开心的笑了。

  2002年,村里请来了技术员,教大家种植蘑菇大棚,有白灵菇、鸡腿菇、香菇等十多个品种,这些蘑菇全部出口到国外挣外汇。2006年,父亲被县里评为“致富带头人”。至今这个牌匾还高高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墙上,这是对父亲三十年来最好的肯定。

  前不久,我“采访”过父亲,问他三十年来的感受。他的回答颇有明星风范,“感谢政府,政府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从个人承包到减免农业税,从支持农副产品种植到退耕还林,到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并且无息小额贷款,使很多农民脱贫致富,现在我们农民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啦!”

  现如今,由于家家种植蔬菜水果大棚,我们村已被评为“优秀致富模范村”。看着通往村里的柏油马路和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我为感到骄傲和自豪!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赵净      
策划 更多...
标题:【调研报告】铁西区:焕发老装备制造业基地新生机
内容摘要:铁西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艰苦探索、改革创新之路。
图片报道 更多...
我的亲历:厦门跨海大桥的变迁
30年 寻找失去的记忆
第十三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将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