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改革开放三十年:父亲的坚守
改革开放三十年:父亲的坚守
中广网    2008年12月01日 18:20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1日消息(记者胡志坚 通讯员任明友)年过七旬的父亲,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就参加革命工作,在一次洪灾中,为抢救国家的木材,在洪水中被撞成脑震荡。1967年,他成了文化大革命的牺牲品,被一下贬回老家农村,分了田土,户口给转了回来。这表明,就算政策再变化,他都与工作无缘了。85年我们家乡拨乱反正,已经彻底是农业户口的父亲真的没有再参加工作的机会,只在88年领到了几万元的工资补助。这笔钱刚好被患了不治之症的母亲医病花光。

  父亲是59年的大专毕业生,算是知识分子吧!心里红色革命情结很浓的他接受了六七十抻年代所谓的“革命需要”。回到农村种田不久,已32岁的他娶了母亲,随后养育了我们姐弟五人。

  他已经是个彻底的农民了,所以安分守己地种田、督促我们姐弟五人读书。在我们那个至今仍未解决温饱的偏僻乡村,很多家庭的子女只念完小学就开始做农活了,只有我们家五姐弟都念完了初中(其中我三哥还念了大学),可以想见父亲对下一代的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我幼小的时候,父亲经常会脸带十分崇敬的表情向我们讲述一些革命家、军事家的传奇故事,时日一久,我心里也喜欢上了这些人物及他们的故事。直到现在,我对十大无元帅十大将五十七上将之类的英烈名字还能如数家珍。父亲在讲述这些故事时,总忘不了勉励我们要从小立下远大志向,长大后投身报国。

  只是,时代的变化让父亲有些措手不及。八十年代末,我们村已陆续有人到沿海打工。这些人,有走正路的,有走邪路的。每年春节返乡到我们家串门,走正路的,总是眉飞色舞地提及沿海的种种开化的生活,走邪路的,每一个唾沫星子都沾满了钱字。父亲很是反感,待这些人走出我家大门后,他便训导我们,不要学这些人,要立志报国。父亲所说的报国,就是谋一份国家的正式工作,为国家做事。可怜的父亲不知道,这个时代已进入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时期,似我们这等没任何背景的人,根本没有他所想的那些报国机会,我们仅只能以在家种田或外出打工这两种方式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后来大哥二哥和我相继南下打工。我们在外面走正路,感受沿海的开化生活,但禁止去享受那些开化的生活,家乡穷,父亲为送我们姐弟五人读书苦了一辈子,我们想多积存一点钱孝敬他。我们能够自食其力了,能够不再依存“父辈子为儿子找媳妇”这种传袭,凭自己的能力娶了妻子成了家,并且生活还勉勉强强过得去。这些迹象让父亲对改革开放有了一定的认同,从最初极为反对我们外出打工,到后来经常鼓励我们在外好好打工。

  在南方,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写作,最开始是写一些浅显、清新的小诗,父亲读了我寄回去的发表诗作的样报,总会眉开眼笑地说:“这个好,这个好。”后来我开始写一些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及生活厚度的打工小说,文中难免出现一些男女关系复杂的情节,父亲就骂:“你看你写的是什么?真是乱七八糟。”我跟他说我只想真实地揭示生活。父亲于是不再言语,但却从此拒绝翻看我那些小说。

  父亲喜欢读报,经常去乡上找邮递员要一些过期的报纸来读。时不时,报上披露的一些诸如某大贪官栽了、某人因感情背叛了家人这类消息,他既气愤又忧心。我跟他说,这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通过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法制在一步步完善,当我们国家真的发达了,全民素质都提高了,这类现象自然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父亲脸红脖子粗地说:“开放开放,如果毛老头在,哪会有!”父亲所说的毛老头,是我们祖国伟大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

  改革开放是中国向前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可是毛泽东时代人性纯洁也是不争的事实。我无法反驳父亲的观点,我只能无语。但我惊异地发现,父亲也只说了这一句,没再说其他的了。

  再后来,家乡通了电,我们为父亲买回了电视。他一直拒绝那些爱情泡沫剧,专门找革命战争片看。最开始,他还接受诸如《大雪无痕》、《重案出击》这类反贪片,但当他看到不仅那些贪官有着复杂的男女关系,就连一些清正廉明的政府高官也有一两位红颜知己,就连连摇头说:“反了反了,真是乱弹琴!”摇头的次数多了,他就不再看这类片子了,让我们再买了一台影碟机,专门找一些革命战争片、红色革命歌曲来放。

  我有一位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表兄,娶了个残疾女人为妻,却生了两个聪明的儿子。家庭穷,小孩都八九岁了还上不起学,我利用自己在家乡的影响,给争取到了免费入学。这件事对父亲的影响较大,他深有感触地说:“在解放初期,像你表哥那条件,人都可能活不下去,可现在还能免费读书,这改革开放真还让人们的生活变好了。可让我无法理解的是,那些做了大官的人,要钱有钱要车有车,为什么还要去贪污,去沾染别人的女人?这思想真是太败坏太可怕了!我想,要是所有的人都把过去那种纯洁的革命精神和今天的物质条件结合起来,那该多好!”我笑笑,没有说什么,我心里在想,中国能不能走到这一步?中国人的素质能不能提高到这一步?这是个未知数。但我愿意拥有这样美好的期待。

  现在,父亲每天都坚持播放一些革命歌曲。当音响中传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这类熟悉的旋律时,父亲总是会微闭双目,双手合着节奏轻轻击打着膝盖,一脸的悠然神往。

  我想,父亲是想通过这些革命歌曲来坚持他们那一辈人认为正被现代思想所取代的昔日的革命精神吧!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赵净      
策划 更多...
标题:云南丽江:"旅游先导"焕发古镇生机
内容摘要:丽江古城是中国知名古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遗址绚丽
图片报道 更多...
影像·30年:口岸联检从这里起步
出国留学30年亲历:从“精英”到“大众”
个税起征点30年流变:工薪族成纳税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