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乃克
倾听——企业家在滨海新区的创业心声
1996年,陈乃克还是一名在日本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怀揣10万美金准备回国一展身手。在考察了国内20多个开发区之后,最终选择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了博益(天津)气动技术所有限公司,成为开发区首位留学生创业企业。
“拿10万美金就可以在开发区注册公司,这在全国应该是第一家吧。” 陈乃克至今还对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的破例心存感激。
10多年过去了,现在他创建的博益气动技术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气压测试、控制等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一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100%,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现在公司的年销售收入达6000多万元。
“10万美金97年花了一半,到了98年就所剩无几了。这时候开发区出了一条新的政策,说落户在开发区的高科技企业,特别是对在留学生创业园里租房的企业,免除3年的房租,这个政策对我来说犹如及时雨一样啊!” 陈乃克博士感叹。“其实这项政策不仅仅是让我从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最重要的是对我在心理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安慰,我知道了开发区管委会没有忘掉我们这些回国创业的人。”
至于当时为什么选择了天津开发区,而不是在上海的浦东开发区创业?陈乃克博士告诉记者,“当时在《人民日报》公布的1996年的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十四项评价指标,在这十四项评价指标里面,天津经济开发区是十四个第一,全部都排在第一,我就觉得这个地方非常的了不起。”
“在我回国考察的时候,天津开发区的人就问我想怎么做,他们可以全力支持我,想的比较全面,财务、物业、房子都可以为我安排,包括一些手续上的事情都可以帮我做。我当时就觉得这些人的素质真高,的确是办实事。”陈乃克说。
“我当时真的没有想到公司能够发展这么大,这都要感谢开发区管委会给与的大力支持。一直以来,开发区的工作效率都很高,对于那些真正想做实业的人来说,滨海新区是个很好的地方。”
记者获知,滨海新区近期将全面启动国际顶尖大师进滨海计划,同时开始实施“天津滨海新区引智专项”,启动百名综合配套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构筑滨海新区人才优势。通过这些活动,将推动滨海新区成为世界高级人才和高科技项目的聚集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