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看婚姻
奥运年结婚年 结婚成本飚高
那些人 那些爱 那些泪
80后个性婚礼
“剩男剩女”心理解析
现在的位置:首页>>08看婚姻
奥运年结婚年 结婚成本飚高
中广网    2008-12-18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8月8日结婚登记现场预约工作开始的首日,便迎来新人扎堆预约。据北京市婚登处截至6月20日下午5时30分的统计数字显示,开放预约当日,全市共计1000多对准新人成功预约。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8月8日领证人数将大大超过去年同日3390对的记录,预计将有超过9000对新人结婚。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表示,2008年8月8日逢“8”,再加上“百年奥运”,这对很多新人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整体上预测,2008年北京结婚新人的数量肯定超过去年的18万对,并且这还不包括在京结婚而户口并不在北京的新人。

  中国每天产生20000多个新娘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80后”一代进入婚龄,中国开始进入结婚的高峰时期;2006年北京有新人17万对,全国达到850万对;2007年,北京达到18万对,全国接近900万对。诸多因素影响下,2008年,无论是全国还是北京,这个数字都肯定会超过2007年的。

  被业界誉为“中国婚庆第一人”的史康宁告诉记者:“中国进入结婚高峰期后,每天都有两万多个新娘诞生。”

  “并且目前进入婚龄的‘80后’,结婚时间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尤其是城市的年轻人,晚婚的比例很大,这就使得“80后”结婚人群在时间上比较分散,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虽然分散但是数量仍旧可观。等“80后”的最后一批结婚后,马上又迎来了“90后”扎堆结婚的高峰,两个高峰就连在了一起,这样整个高峰期还要持续10~15年的时间。因此,2008年奥运年是成就婚庆经济火爆的因素之一,同时这也是建立在我国正处于结婚高峰期的基础上。”史康宁说。

  北京上海每对新人平均消费近20万元

  由于“80后”、“90后”人群多属于独生子女,这类人群拥有雄厚的消费实力,具有时尚个性的消费意识,是近年婚庆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随着新人结婚需求的不断攀升,庞大复杂的婚庆经济产业链正日趋完善。

  根据“中国国际婚博会全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公布的《上海市2007年结婚市场消费分析》显示,2006年上海市结婚消费总额高达861.45亿元。目前已回收的上海市结婚人群抽样调查问卷结果分析,2005年至2006年上海市每对新婚夫妇平均结婚消费预算总额为18.69万元(不含购房、车),2007年为19.13万元,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北京市此类调查也显示,消费预算总额2006年比2005年增长了18%。

  史康宁表示,2008年的数据现在还不好说,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个数字肯定要超过2007年。

  婚庆当日消费每年达4500亿元

  据了解,国内提出婚庆经济的概念正是从进入结婚高峰期的2005年开始的,2006年开始出现系统的婚庆行业活动,到了2007年婚庆行业正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定。现在,婚庆策划师、婚庆主持人、婚庆经理人等与婚庆相关的职业正在积极争取得到国家的职业认定。婚庆行业正在逐步走向完善。

  那么,婚庆经济的蛋糕究竟有多大呢?从不久前一位“80后”网友晒出“2008年的结婚账”可见一斑。该网友表示,他现在“山东一个经济不算发达的城市工作,就职于当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他的“结婚账”包括5部分:一为父母全款购买的住房,约280000元;二为家具,全部费用约为20000元;三是家庭装修费用,合计40000多元;四为电器,总共花费25000多元;五为其他零散费用,不足2000元。

  并且该网友还在文后表示,“以上家具基本属于二线品牌低价货,电器属于一线品牌中低档货,家庭装修属于极其简单花费。”

  以上五项花费超过了36万元,这还只是在“山东一个经济不算发达的城市”,如果这个费用拿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可能还要在各项花费后再加一个“0”。

  史康宁介绍:“中国的婚庆消费具有集中式消费、爆发式消费等特点,或者可以说是被幸福冲昏了头脑的消费,因为它蕴含着家庭的开始、子孙的延续等特殊含义。现在,中国婚庆当日消费,每年达到4500亿元,这只是狭义的婚庆经济,包括婚庆当时的婚宴、婚车租赁、烟酒糖茶、鲜花、礼花、司仪主持等最基本的费用。其中,70%以上的新人结婚,花费父母的钱要占到总消费额的80%以上。”

  婚庆经济产业链已经达到76个行业

  来自中国国际婚博会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的数字显示,婚庆服务产业的种类已经扩大到76个行业。

  史康宁掰着指头给记者计算着:结婚要买房,这就涉及到房地产行业;买房就要装修,家具行业、家电行业、建材行业,这些都要打交道;有的家庭还要买车,这就涉及到汽车行业;同时结婚当日还有婚车的租赁;要照婚纱照,就涉及到婚纱摄影、婚纱出租、婚纱销售;有的新人还要旅游,这又刺激了旅游产业、交通运输行业、保险业、金融业、宾馆酒店业、餐饮业、及其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另外,婚礼服饰、珠宝首饰、发型设计、鲜花租售等等。

  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在今年北京楼市低迷的情况下,婚房需求对楼市的刺激作用不可小视。根据房地产中介公司我爱我家的消息,今年将有20万对情侣步入婚姻殿堂,这些人将成2008年楼市的购买主力人群之一。随着奥运会的临近,这些准备结合的新人们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自己的“婚房”。进入6月,这种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据相关部门掌握的情况来看,婚姻置业的网上客户量较平时提升了近30%。

  “这是一个朝阳产业”,史康宁向记者描述:“说它是朝阳产业是因为它‘新’,首先是行业‘新’,虽然婚庆活动古已有之,但是婚庆作为一个行业被提出来只是近两三年的事情;第二,服务的对象‘新’;第三,服务方式、手段‘新’;第四,是说它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刺激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第五,这是一个永不会休止的产业,只要人类还在就要有婚姻,有婚姻就伴随着婚姻经济。”

来源:综合    责编:夏恩博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1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