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结婚,80后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婚姻就像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心里知道。2008年的80后“孩子”已经陆续从“光脚”走向“穿鞋”。80后的婚姻就像这句台词:婚姻中的两个人就像两只刺猬,离远了,冷!离近了,扎!保持点距离,不冷了,也不扎了,就是得忍着点疼!“真的?结婚还要预约?”当听到朋友的一句:8月8日当天结婚要提前预约的消息,26岁准新娘芳芳发出了一声惊叹。“这年头,结婚都要排队预约啊!”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预计当天9000多对恋人在这一天缔结姻缘,大批“奥运婚礼”要在这一天举行。
但婚庆公司不好约,酒店排不开,就连结婚证都要排队。“我昨天打电话到婚姻登记处,没有一个时候不占线的,连咨询都咨询不了啊。”
游乐场里办婚礼
“车队、接新娘、摆宴席、闹新房……这一切也太老套了吧。随意、轻松的婚礼不更好吗?”80后小张和老婆就是新新人类,“我们把婚礼现场搬到了游乐场。”提到这场另类婚礼,两人心里这叫一个美啊!
小张说,筹办婚礼前,两人就商量着怎么搞,“现在流行海底婚礼,可花费太高,对于我们来说不太实际。传统的婚礼,我们又不中意。后来老婆提议,还不如请请亲朋好友们去游乐场呢,这样在游乐场搞个结婚仪式,然后大家痛痛快快地玩,多高兴啊!”
两人一拍即合,随后与位于东四环附近的一家游乐场联系,谈好日期、人数、租金等问题。游乐场婚礼搞定了。
我们是“震”到婚姻中的
“5·12地震那天,我工作的地方由于是在一楼,没有感觉到余震,随后得知了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很快,接到了老公的电话,电话中传来老公急促的声音:刚才地震了,你在哪里,你还好吗?”80后小任说,当她听到老公那句话后,不知为什么,激动得哭了。心想:不会再犹豫了,这辈子就是他了!5月28日,两人去领了结婚证。“我们俩是高中同学,但真正在一起是大学毕业之后。”小任说,2004年,俩人在北京买了房子住到了一起,双方家长也希望两人早点结婚。“可我觉得自己还年轻,想再等一等。而且那个时候对婚姻有所恐惧。”
可就在大地震那天,让小任突然感受到生命的渺小和可贵。“那一刻,突然对婚姻有了强烈的渴望,被爱的感觉真好啊!”
小任说,2008年自己27岁了,两人也好了5年整。“5年,可以了解一个人。而今年又是奥运年,结婚,还等什么呢!”
网上晒婚礼“歌曲联播”
80后新婚妻子小柳的婚礼中,可谓是各国歌曲大联播。“我们婚礼上的所有歌曲都是自己找的,每个环节用什么歌曲。”小柳说,整个婚礼下来,很多人都觉得婚礼很不错,也感人,尤其是音乐配得很不错。
为了给准婚的姐妹们提供好的建议,小柳在某人气网站上发了个帖子,“就说说自己辛苦找了几个月的歌曲吧。”
“婚礼开始前,就是大家陆续来到婚礼现场的时候,这时候可以放一些轻松的歌曲,但风格要统一。一首钢琴曲《冬日恋歌》,还有一首是轻松一点的歌曲张栋梁的《只因为你》。”
小柳说,新郎入场时,用的是韩语歌曲《我爱你》前面那个伴奏,“等我挽着老爸入场时,用的是《卡农》钢琴版,前面前奏稍稍截去几秒,感觉挺好的。直到现在,每次听起这段音乐,还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我们是自己写的宣誓词,宣誓完毕立即配上齐秦的《爱情宣言》高潮部分,然后交换信物时,用的是刘德华的《婚礼进行曲》。”
80后结婚不发昏
“80后”结婚,但不发昏。结婚这事怎么搞,心里清楚着呢!比如婚礼这个环节,悄悄结婚是一种选择,大张旗鼓又是一种形式。比如,在成都、重庆、杭州的报纸都出现了整版的结婚广告,用80后的话说,
我俩这个婚姻就是
要让全世界
都知道!
80后,作为独生子女一代,自我做主起了绝大作用。一方面,信息来源多样化,朋友、同事、网络,广泛的信息源提供了更多婚姻形式选择模式。另一方面,从小到大他们的自主权在家庭中都是受到尊重的,从吃零食到选择专业,从是否可以出门旅游到怎么样结婚同样如此,他们有真正的多样化考虑,有真正的组合各种考虑中的元素而形成自己决定的空间,同时他们也有从小比较有主意的习惯。
80后的婚姻,形式多样,从超简单到超复杂,把任何一种形式推定为这就是80后婚姻的样式都显得太武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