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风
陪我们长大的国产动画片
回忆中的靓色:古旧木制玩具
青春片的回顾
时尚家居 怀旧资格
TOP大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TOP大图
核心阅读:变形金刚,不变的怀旧
中广网    12月25日 20:31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变形金刚,不变的怀旧

一  汽车人,追寻记忆中的童年

   “昨夜,禁不住诱惑的我和女朋友一起去影院先睹为快。老实讲,对《变形金刚》的期待已有一年多,电影开始的瞬间,我的心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激动,好像都有点心悸。”

    这是很多人观看《变形金刚》前后的共同感受。这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20年前童年梦想。多少温暖的回忆,浓缩在140分钟的胶片里,只要曾经走过,任谁的心底都涌起非同一般的感觉。

  怀旧的人不在少数。很多年轻人抱怨,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这么火爆,买好了票却因为场内爆满只能在门外等候下一场,这么多年龄相仿的人都一样,小时候对变形金刚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过去了,终于可以在影院里面享受一次汽车人带来的震撼。

  140分钟,目不转睛,不舍得把目光离开英雄半眼。看到大黄蜂、擎天柱出现在面前,他们就觉得不由自主开始心潮澎湃,有人说,如果错过在这个炎热夏日观赏电影版《变形金刚》的机会,对于童年和少年时随着变形金刚成长起来的这代人来说,将是年度的最大遗憾。虽然电影本身并不能完全承载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但是它却唤醒了一代人幼时的幻想,关于未来,关于明天,关于青春。

  变形金刚,让我们的记忆复活!  

    20年前,在文化生活极其匮乏的前提下,卡通片《变形金刚》为当时的小朋友提供了一个科幻与英雄主义结合的梦想园地。同时,这部热门卡通片也造就了擎天柱、威震天、红蜘蛛、千斤顶、钢锁、通天晓、大黄蜂、声波、震荡波、大力神...等一批80年代生人的童年偶像。20年后的今天,电影《变形金刚》真人版推出了,时隔多年,当年的小朋友已是成人,也有部分是一家之长...

    美国动画片《变形金刚》登陆中国内地,对当时的孩子们来说,无异于打开了幻想的大闸门——宇宙、外星、巨型机器人、激光武器、保卫地球……在童年娱乐稍显单调和教条的年代,人性中飞翔与创造的憧憬受到压抑,而《变形金刚》中的大工业、大科幻元素适时为那时的青少年们创造了一块自由想像的自留地。

    于是乎,拥有一个变形金刚玩具成了孩子们的强烈渴求,一代人的童年在这些说话瓮声瓮气的机器人身上定了型。

    时隔20年,美国人用1亿多美元打造出近10个拥有着华丽金属肌肉线的机器猛男。这绝对是一部属于一代人的电影,尽管通篇充斥着好莱坞商业大片的俗套,但它带来的怀旧色彩却比什么都绚丽多姿。本片最震撼人心的场面当数五个汽车人同时变形的那一幕,熟悉的机械翻转声音响起,足以让人眼眶湿润的擎天柱在20年后的今天“复活”了!我们看到了儿时的正义英雄又从遥远的星球回来主持公道了,比个人英雄主义的超人更加威武,比受感染的四只忍者神龟更加帅气。“汽车人,变形!出发!”有了这句话,那牵强的剧情和鸡肋般的人物形象,都可以一概包容了。

   在90后一代看来,《变形金刚》也许只是一道视觉快餐,而在80一代人的眼中,怀旧对心灵的震撼则远远大于视觉效果对眼球的冲击。

  看看第一周里坐在影院的观众,几乎全部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人。他们小时候有电视看,但频道很少,动画片不多,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看同样的动画片。《变形金刚》是80年代引进,集结了当时非常强大的配音阵容,仔细研究过原著的风格后进行的配音。配音水平在大陆动画片中迄今为止都是比较高的。比如声波的配音,实在堪称绝妙。

    那时候的孩子,看过电视而没看过《变形金刚》的很少。不喜欢动画片的少,不喜欢《变形金刚》的更少。那时候的动画片不多,却都很经典。21世纪的动画片很多,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却有不同的受众,却几乎没有让所有人集体膜拜的经典。

  1980年前后出生的孩子已经长大,面对无法回避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思潮,一面缅怀逝去的单纯,一面又要在社会中奋斗自己的一片天空。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同时,不断暴露出的是精神的空虚,文化的缺失。所以大家集体怀旧,怀念自己的童年,童年的零食、童年的动画片、童年的儿歌、童年的游戏。那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生活。

    《变形金刚》的出现恰好迎合了一代人的社会心理,他们不在乎它的剧情,不在乎它的画面是否最绚丽,不在乎它的3D效果是不是最好,只在乎它是《变形金刚》本身——这就足够了!看完电影后,最记忆犹新的不是震撼的画面和音效,而是擎天柱大喊“汽车人!变形出发!”这一句话,可以让全影院的人同时回到他们的童年。有人说,男人应该看两遍变形金刚,第一次和一帮兄弟一起疯狂于金刚激战的世界,第二次抱着女友慢慢品味回忆自己的童年。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焦旭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1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