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内幕调查  |  调查报告  |  妈妈控诉
调查报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和南方周末报记者联合调查了一起起于一年半之前的脐带血库涉嫌污染事件,这个事件因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一纸调查结论匆匆收尾。然而十余位年轻妈妈仍未放弃,在她们看来,这是一场以科学探索为名,行商业渔利之实的骗局。
重磅直击
上海市脐血库
宣传资料一
宣传资料二
调查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调查报告
让科学的归科学 让商业的归商业
中广网    2008-01-08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位于上海血液中心9楼的上海脐带血库,墙上陈列着诸多来自各主管部门颁发的认证证书,比如高新企业、红十字会团体会员等,单看这些,俨然合规合范。但综观上海妈妈们指证的该血库种种管理漏洞、弄虚作假的情形,又足以令人惊心。如此强烈的反差,究竟症结何在?

    中国脐带血库的成长史,迄今也才十年有余,这一年轻的朝阳领域,自诞生之初,就争议纷然,院士炮轰、专家质疑,新闻不断,甚至有专家指斥目前的国内脐带血自存业务就是一世纪骗局。这背后不仅是简单的监管问题,更指向中国整个脐带血存储行业内在的体制矛盾。

   
    自体库、公体库,谁养谁?


    上海脐带血库的私营公司控股现状已是事实,血库的公开声明是“在当前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和严控事业单位规模的情况下,引进社会资金筹办脐带血库,并进行法人登记,是国内通行的办法。”
目前全国近十家左右的脐带血库,除广州市脐带血库由政府全额拨款,只接受捐赠外,其他的均有社会资金入股或控股,均开设付费自存的业务。

    尽管1999年实施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就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脐带血采供活动。”但正如上海卫生局有关负责人所言,国家对于非营利的概念无清晰的法律界定,一直含混不清。

    而同时,该办法中对血库设置条件要求“具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和运转经费的能力”,却为商业资本逐利提供了可钻的制度漏洞。

    上海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称,上海市政府拨付的经费只有400万,远不够脐带血库正常的设置和运转费用。正是基于多渠道筹资考虑,才引进上海聚康公司入股。

    目前国内大部分脐带血库的架构多是一公共库接受捐赠,一自体库用于收费自存。监管者也默认了此种折中方式,并希望以自体库的盈余来扶持公共库的发展,弥补国家对于公共库的投入不足。
在2000年前后,对于是否该设置盈利性自体库,医学界一度争议纷然,赞同者称,公共库的发展及脐带血科学研究才是最重要的,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这是一条创新的途径,而反对者则认为,自体库的初衷就是一场商业资本的逐利行为,期望其扶持公共库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在,上海脐带血库的污染事件,无意令反对者的担忧部分成为现实。

    以上海脐带血库为例,内部业务员透露,在达到国家对于公共库的验收标准1000例,以确保验收合格后,血库便蓄意抬高了公体库的入库门槛,比如血量提高标准,供体的检查更趋严格,内在的逻辑是,因为免费保存,每多一份捐赠则意味着血库得额外永久的承担一笔保存费用。
 
    而同期自体库的业务则一路飙升,存储量已近公共库的三倍,且自体库的入库标准也较公库大为降低,以增加收费入库的可能性。

    正如著名脐带血权威,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唐佩弦教授所担心的,“以公共库为幌子,取得资格,实际上再为自体库的渔利服务。”

    最典型的细节是,上海脐带血库的储存协议上有一条,如果上海市干细胞公司由于过失造成了当事人脐带血的灭失和毁损,血库将从公共库当中无偿提供一份血样供临床移植。对此,上海律师斯伟江质疑,“这等同于拿社会的公共资源补偿你私营企业的损失”。

    助力公共库及科研的愿望正变得渺茫。唐佩弦教授感慨,近年来,国内脐带血库方面的科研成果以及供血移植案例,除了广州库还时常出现,其他库则大多寂无声息了。

    而广州库正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政府全拨款的公共库,坚持不设自体库,“其他库都忙着收费生意呢?”一位脐带血库的负责人直言。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张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