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 因钢立市,新余得名“钢城”。在资源消耗过快、环保负荷日重的情况下,地处中部内陆地区的新余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清洁生产,精心打造生态工业园区,走出了一条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良性互动、集约发展的新路。

“钢城”蜕变为生态宜居的“绿城”
初冬时节,徜徉新余,满眼绿色,穿城而过的袁河清澈见底,城郊附近的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野禽嬉戏。在谋求重化工业城市转型过程中,新余——这座浙赣线上的“钢城”蜕变为生态宜居的“绿城”。
“三废” 环境包袱变成企业财富
走进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车间,机声隆隆。“如今我们热电车间余热发电工程使超过98%的高炉煤气实现了循环回收利用。”新钢热电车间副主任王兴华兴奋地说。
王兴华在新钢工作了20多年。他告诉记者,原来由于技术设备落后,企业产生的煤气被直接点燃随意放散,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环保部门没少上门,环境污染让企业头痛不已。
在全球钢铁企业2006年钢铁产量排行榜上,新钢以全年509万吨的产钢量位居第57位。作为冶金工业的副产品,煤气是钢铁企业中最重要的二次能源,约占企业总能耗的四成。如何搞好煤气的回收利用,减少放散、防止污染,这道课题严峻地摆在新钢人的面前。
为此,新钢公司近年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积极引进余热发电设备,目前新钢公司高炉煤气回收率达到98.16%,年发电超过4.2亿千瓦时,占企业总耗电量的比重接近20%。
“如果以每度电0.5元的价格计算,企业每年利用高炉煤气余热发电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超过2亿元,新钢把昔日环境治理的包袱变成了企业的财富。”王兴华说。
循环经济让新钢尝到了甜头。废气发电、废渣制砖、废水回收再利用,如今新钢内部已经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变废为宝,新钢年增收3亿多元。今年前9个月,新钢万元产值能耗为1.6751吨标煤,比2001年下降69.68%,跃居行业中上水平。
新钢相关人士透露,目前企业正在建设年产300万吨薄板项目,总投资逾120亿元,计划投入环保设施、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资金近20亿元。
企业 粉尘飞扬变为清洁生产
在人们的印象中,发电厂周围总是烟雾缭绕、粉尘飞扬。然而走进分宜发电公司,只见厂区绿树成阴,不见浓烟、少有异味。
分宜发电公司曾经是江西省最大的发电厂,但由于机组能耗高、效益差,企业劣势日显。7年前,分宜电厂亏损日增,一度面临“关门”的窘境。
一次偶然的机会,分宜发电公司获知,国家从国外引进并消化了10万千瓦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准备选择一家电厂进行纯国产化试点工作。分宜发电公司立即主动请缨,接过自主开发创新的重担。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低温燃烧,大大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炉内添加石灰石在燃烧过程中能直接脱硫;在水污染方面,锅炉循环利用,使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基本实现零排放。如今,分宜发电公司依托国产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竭力发展循环经济,每年节约标煤20万吨。
分宜发电公司负责人罗少平说:“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不但扭亏为盈,而且成功解决了火电环境污染难题,收到了‘一石双鸟’的效果。”
“分宜发电公司起死回生的经历表明,对于像燃料成本占发电成本70%的火电厂之类的高耗能、资源型企业而言,如果不走循环经济节能降耗之路,就是死路一条。”新余市经贸委副主任刘小云感慨地说。
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今年前三季度,新余市9户重点耗能企业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为1.97吨标煤,比去年同期下降5.5%。为进一步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新余市政府近期出台规定,今后将按每吨标煤不低于0.5元的标准提取节能专项基金。
园区 招商引资变成招商选资
在新余江锂新材料科技公司,记者看到,两层防渗膜把一个容量达55万立方米的蓄水池与土壤完全隔离,池水清澈见底。“排放到这里的水经过10多道工序沉淀处理已完全达标,水可以用来养鱼。”江锂新材料公司新项目部副总经理李良均告诉记者。
江锂新材料公司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镍金属广泛用于航空、信息、石油业。研磨红土镍矿需要大量的水,为了循环利用水资源,江锂新材料科技公司今年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这个蓄水池。
江锂新材料公司是新余招商引资企业的一个缩影。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新余市着力推进园区企业资源循环利用闭环生产,使企业达到污水零排放。“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新型生态工业园,培育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生产企业,招商引资的企业必须经过环评才能入园落户。”新余市委书记汪德和说,新余宁愿发展的速度慢一点,也绝不引进破坏生态经济、大量消耗资源的企业项目。
秉承这一宗旨,新余的工业园区如今初步形成以光伏、新材料、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今年前三季度,新余完成生产总值189.15亿元,同比增长15.2%;财政总收入达到28.39亿元,同比增长40%。新钢公司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已由2003年的48%下降至2006年的33%,“一钢独大”的局面得以有效改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对新余这样的重化工业城市而言,更需要不遗余力地不断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资源,不断加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把新余打造成生态园林城市。”汪德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