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深入采访 记者们都被感动了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连日来,一群结伴而来的新闻界朋友,给营山广大干部群众带来了夏日的激动和清爽。他们是《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视台等中、省新闻媒体派出的骨干记者,在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彭祖平的带领下,前来营山深入采访该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
7月2日,因中途堵车,原本可以在中午12时抵达营山的采访团,被迫推迟了1个小时,因为采访日程安排紧张,大家匆匆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便直接赶到了当天的媒体见面会场,听取营山县委书记杜延茂对文建明的情况介绍,倾听文建明对事业、生命的感悟。
“一位肝癌患者做了17次手术,仍忘我工作在第一线,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干部确实不多”、“文书记在基层工作29年,创新了基层工作机制,这套办法的确为基层干部创造了经验”、“文建明以工作为乐,用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丝毫不向死神低头,真的不简单啊”……大家用心地听、用心地记,为文建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尚情操所感动。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大家或与文建明面对面地交流,或深入社区、农村走访当地干部群众,用镜头和笔触真实记录文建明的事迹。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乡村小路留下了他们匆忙的足迹。作为新闻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把这个典型宣传好。
“《人民日报》的记者直接到营山来采访,体现了党报对基层的重视和关注。他们在采访中表现出的不畏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全程参与接待的营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蒋晓莹深有感触地说。为采访好文建明的先进事迹,在连续两天的采访中,《人民日报》两位年轻的记者魏贺和赵彬丰,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连轴转。魏贺深有感触地说:“文书记的事迹非常感人,他以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执着信仰,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与病魔作斗争,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套运行机制,有效地破解了乡镇运行难题,把一个困难重重的城郊乡镇变成了富裕、和谐、文明的先进镇。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有责任和义务宣传好他的先进事迹。”
新华社四川分社经济采访部记者杨三军多次深入采访报道过文建明。此次,新华社又派出了新华视点采编室主任宋振远、主任记者刘江和杨三军组成采访组再次聚焦文建明,在长达两天多的时间里,大家深入挖掘每一个细节,有时中午1点才吃午饭,有时午饭后根本不休息,有时晚上连续采访,其务实的采访作风给营山广大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川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此次派出了1位摄影、4名文字记者组成的强大阵容,深入一线进行细致采访。川报记者李旭说,只有深入现场,我们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村民们过去走泥泞路的辛苦、东西卖不出去的心酸,更能感受到文书记带领老百姓修这条路的艰辛。从城南镇到文书记家中,从保真村残疾村医侯方杰到走马村产业建设,从环形公路到文书记原来工作过的新店镇,他们每到一处都详细地提问,翔实地记录。诚如川报记者梁现瑞所说:“我们要还原一个真实的文建明,在平凡生动的细节中让人们感知一个先进人物的‘闪光点’。”
为表达感激之情,日前,营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向《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中省媒体寄去了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