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报道
生命之树,挺立在希望的田野上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记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
7月的川东北,时而瓢泼大雨,时而酷热难耐。
7月14日,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启程赴重庆接受第18次肝癌手术。
出发那天,文建明谢绝了人们开车相送的好意。他与妻子钟玉珍一起,拎着满满几大袋中药、锅碗瓢盆、被褥衣物,搀扶着挤上大巴。
一如此前的每一次:提前向单位请假,时间一周,买好车票,托人找好旅馆。
此前的一次次手术,术后第二天,他给镇干部打电话询问工作进展。术后四五天,他闹着出院。术后一个星期,他骑着自行车,准时出现在镇党委办公楼,在那间位于二楼转角处的办公室,工作至深夜。
城南镇的干部群众,对这一幕再熟悉不过。5年来,面对肝癌的死亡威胁,文建明不仅在17次大手术中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在城南镇成功实施一系列“手术”,使这个曾经的“问题镇”政通人和,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是什么,使他承受肝癌晚期的巨大痛苦,艰苦求索,破解摆在中西部地区乡镇基层政权面前的发展与稳定难题,探索乡镇良性运转的科学机制?
1979年,16岁的文建明在志愿表上郑重地写下:农学专业。从那一天起,他的生命,就和农村、农民、农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灭火大队长”
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没有落后的群众
文建明身高1米68,个头并不起眼,然而一件大红的上衣,让人一眼就能从人群中找到他。
大红,是文建明最喜欢的颜色。红色,代表激情,代表斗志。文建明说自己开会讲话,“篇篇都是‘战斗檄文’,让每个听到的人都能热血沸腾。”
在营山县,文建明有个很响亮的绰号:“灭火大队长”。说的是他一手治理好几个“烂乡烂镇”。
考验总是没完没了。2001年4月,一纸调令,又把文建明派到新店镇。
新店有多复杂?这么说吧,这里一年间换了4任镇党委书记,其中一位上任不到两个月,就找到县委组织部,闹着要走人。
文建明二话没说,拎个包包就去了。上任第一站,鲜鱼村。
鲜鱼村,群众大会开不起来,镇干部根本进不了村,见到小汽车来,村民就要泼大粪。
听说新来的书记要去鲜鱼村,镇干部纷纷开溜。
那天,文建明“单刀赴会”。
正午,山坡上到处站满了人,男人们手上攥着钉锤,女人扛着擀面杖,甚至一个面孔稚嫩的“细娃儿”手上也捏着一块鹅卵石。“爬开”“滚出去”,吆喝响成一片……
文建明没有吓退。他沉住一口气,大声说道:“乡亲们,不要急,先听我说几句话。今天,我到这里来,就是来听大家意见的,请大家坐下来,跟我摆龙门阵,好不好?”
那天,村民和他交流一直到深夜。
“我们恨的不是负担重,恨的是账目不公开。”村民的坦诚让文建明当时就流了泪。哪有什么刁民?分明是基层干部自身出了问题,却把责任推在老百姓身上。
第二天一大早,他命令全体镇党委成员自带方便面到鲜鱼村开会。从那天开始,他天天在村里调查摸底,十多天过去,他作出决定:退钱、换人、查账。
把之前多收老百姓的钱全部退还后,鲜鱼村迎来了“海选”,村民认可的人当上了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对村上之前的账目进行彻底清查,并将结果公布于众。
鲜鱼村迅速面貌一新:老百姓不仅将此前的欠账全部缴纳,还建成了规模养鱼示范片,年产值高达80多万元,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鲜鱼村。
“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没有落后的群众。”从那以后,文建明便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而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一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