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和医院的分布与安排、社会福利和保障的分配,都要以人口分布为依据


    与前五次普查不同,此次调查内容新增了60岁以上的人的健康状况等多项老龄化指标,希望通过此次普查能够摸清我国目前老龄化的程度。中国特殊的“未富先老”危机,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必须慎重决策,依靠准确的统计数据为下一步制定和评估政策提供有效依据<详细>

    学校够不够,交通挤不挤,小到社区,大到城市,服务提供也要看人口数据


    一些地方学校不够,集中出现入托难、入学难的问题,另一些地方却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到底建多少幼儿园才能满足需求?无论是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是加强公共设施建设、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改善社会管理,都离不开对人口情况的如实把握和分析<详细>

问题一:

 

    所谓“空置率谜团”,不仅是一个数据问题,更是与楼市调控方向、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大问题。消除“空置率谜团”,管理部门不能无所作为。即使无法对于空置率作出精确统计,也必须摸清家底,以供厘清市场传言,杜绝利益集团寻租空间,为决策提供正确参考。而提高统计的精确度,也并非没有办法。一是可以通过设置合理上下误差率,选取中间值作为可采信数据;二是可以通过统计季度空置率、年度空置率之后,剔除合理空置的比例,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详细>

问题二:

 

    正值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展摸底工作,海淀警方昨天(8月18日)发布预警:警惕不法分子以人口普查为名实施诈骗、入室盗窃等犯罪。
   据介绍,由于老年人防范心理薄弱,容易被骗,所以犯罪分子一般选择独居老人或家中年轻人外出不在家的时段上门。敲开房门后,犯罪分子假冒人口普查员,骗取被害人信任后进入家中,再通过登记填写户口簿信息、询问家庭情况等手段分散被害人注意,伺机盗窃家中价值高、体积小的财物。
<详细>

    人口普查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一方面,人口迁移流动数量大、频率高,人户分离现象十分普遍,普查难度提高;另一方面,公众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强,对如实登记的担心等会直接影响普查效果;同时人口数量作为“分母”,与地方政府政绩密切相关,普查工作要做到客观准确,也存在一些难度。这种新情况新问题,都对人口普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用法律保障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详细>

 

    大部分居民还是支持人口普查工作的。部分社区设立了登记点,让居民自行前往登记点进行登记。对于设点登记的方式,有些居民表示不解,居民们最大的担忧就是个人隐私问题。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说,不少居民出于个人隐私或安全的角度,不愿意让普查员入户。也有居民认为,如果登记点很多人“扎堆”在一起,也容易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详细>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普查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追踪并锁定中国庞大的流动人口。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介绍,中国的流动人口在过去10年间增长了一倍,在2000年还不足1亿人,到2010年预计已达2.1亿人。<详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在入户调查,找人难、入户难问题突出。法制晚报记者汪红曾跟随普查员去密云别墅区入户调查,其中20栋别墅仅普查成功1户。普查员为何屡吃闭门羹?究竟是居民不够重视,还是担心泄露隐私?<详细>

中广调查

 

 

人口普查入户 你愿意配合吗? (支持多选)

 

愿意,配合人口普查是应尽的义务。

 

不愿意,跟我没什么关系。

 

看情况。

 

如果普查员身份确定,愿意配合。

 

涉及个人隐私,不愿意配合。

 

不关心。

推断疾病的流行速度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人口普查信息可以帮助医疗机构预测疾病在有儿童或老年人的社区中的传播速度。比如当H1N1流行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是针对归国人士多的省市加强防控。而当sars肆虐的时候,则对到广东打工人口多的省份重点监测。疾病的预测和预警与人口普查的质量密不可分。

灾害发生,确定需要救助人员数量,安排救援

 
   上半年中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5亿人(次),因灾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这些数字,对于灾害的原因总结和援救办法的总结改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对自然灾害,人口普查信息不仅可以帮助救援人员确定需要救助的人员数量,更对于经验教训总结有作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