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门文化

澳门大三八牌坊

中广网 2010-09-29    

    

 
 
 
三巴牌坊是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迹,是澳门着名的名胜。
 
    教堂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的耶稣会神父设计,由日本工匠以鬼斧神工的技术协助建成。1602年奠基,1637年全部竣工,而教堂前一段长石阶则於稍后完成。

   这间教堂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从其雏型起始,至现时仅存的前壁牌坊,先后经历三次大火,屡焚屡建,是一所活生生的历史见证。
   1835年1月26日黄昏,圣保禄教堂失火,一发不可收拾,焚烧了两个多小时,整幢教堂几乎付诸一炬,幸好教堂最珍贵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成为今日的大三巴牌坊,期间曾数度修葺,最近一次大规模的维修保养工程於1991年进行。

   圣保禄教堂的建筑,揉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中西合壁、雕刻精细,单独是大三巴牌坊的造价,三百年前已达三万两银。
 

    游览大三巴牌坊,除欣赏巍峨壮观的前壁之外,还要细心浏览壁上精致的浮雕及其意义。

 

    从牌坊顶部逐层而下,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其下再分三层,每层的壁龛均藏有一铜像,是澳门早年的制炮工厂出品。十字架对下是一具铜鸽,据云代表圣神,像的旁边围有太阳、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徵圣母童贞怀孕一刹那时光。


    铜鸽之下是一个耶稣圣婴像,像的旁边刻有用以钉死耶稣的工具。

 

   第三层的正中刻着一个童贞圣母雕像,旁边以两种花朵围绕 分别是牡丹和菊花,前者代表中国,后者代表日本雕像左方还刻「永恒之众」,一艘「葡式帆船」及「面目狰狞的魔鬼」。右方则刻有代表生命之树及圣母征服魔鬼并刺穿其骷髅的图像,象徵正义战胜死亡。

 

    第三层的下面有一层壁龛,有四位耶稣会圣人雕像。牌坊的底部有三面大门,正面的大门上刻有拉丁文MATER DEI字样,意即「天主圣母」,两侧的门上刻有耶稣的记号 "IHS"。

 

    从大三巴牌坊邻近的大炮台城堡下望,可以看见整座教堂原迹及其后面广场的一些石刻。


    1990年至1995年间,政府在昔日圣堂的地点进行了维修工程,并建成了一个天主教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本澳各教堂和修院具代表性的画作、雕塑和礼仪饰物等展品。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胡焱喆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