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娱乐广播 > 图片新闻

央广网

《名著经典》12月6号开始播出司汤达代表作《红与黑》

2015-12-08 12:45:00 来源:

    你熟悉的《红与黑》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为年轻人所喜爱。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一个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已成为个人奋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词。

作品中的“红”代表了穿红色军服的士兵,“黑”代表了穿黑色衣服的教士,这是当时社会中的青年人出人头地的两条捷径,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社会特征。

《红与黑》 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19世纪卓越的政治小说、现代小说之父的经典著作、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美国作家海明威开列的必读书、被英国小说家毛姆认为是真正的杰作的文学书、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你陌生的《红与黑》
小说原本的副标题名为“1830年纪事”,实际上读者也可以由此而深刻地了解“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和现实状况。

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失败,他想用自己的笔去完成拿破仑未竟的事业。他要通过《红与黑》再现拿破仑的伟大,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为此作者以“红与黑”象征其作品的创作背景:“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

《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故事是采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闻》所登载的一个死刑案件。

《红与黑》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法国有专门研究司汤达和《红与黑》的学问——“司汤达学”和“红学”,还有专门研究该书的“司汤达俱乐部”。

100多年来,《红与黑》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可是你知道吗?它还曾被改编成越剧呢!越剧《红与黑》由上海飞鸣越剧团知名演员陆锦娟领衔,分别在1956年与1958年3至4月间演出该剧。

1817年,法国大作家司汤达来到意大利,在佛罗伦萨终日沉醉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杰作。一天,他到圣十字教堂参观米开朗基罗、伽利略和马基雅维利的陵墓,刚走出教堂大门,突然感到头脑纷乱,心脏剧烈颤动,每走一步都像要摔倒。医生诊断这是由于频繁欣赏艺术珍品使心理过于激动所至,这种因强烈的美感而引发的罕见病症从此被称为“司汤达综合症”。

直到今天,佛罗伦萨的医生仍会不时碰到“司汤达综合症”患者,病情严重的甚至要住几天医院。他们多半是狂爱艺术且极具鉴赏力的游客,野心勃勃,要在几天之内扫遍这座文艺复兴中心城市的艺术宝藏,结果却在接踵而来的视觉冲击中不堪重负。但意大利人对“司汤达综合症”有百分之百的免疫力,对他们来说,文艺复兴的辉煌,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从幼年到迟暮,他们的生活里一直流动着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那个天才时代的气息。

    听觉盛宴《红与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娱乐广播出品的有声小说《红与黑》,演播由配音界”大腕“齐克建和邓小鸥担纲。

齐克建嗓音深邃,极富感染力,曾为多部影视剧配音,如张纪中版《西游记》中的沙僧、《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鹿鼎记》中的陈近南、《康熙王朝》中的索额图。

邓小鸥声线柔美,极富表现力,曾在多部译制片中为多位国际影星配音,其中包括妮可·基德曼、苏菲·玛索、沙朗·斯通、朱丽娅·罗伯茨。

他们两人曾共同担任多部电视剧的配音导演,如《来不及说我爱你》、张版《西游记》、《一触即发》、《穆桂英挂帅》等。

编辑:李雅男

关键词: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