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月17日消息(记者林馥榆)1月13日,上海报告2例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与11日报告的一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相关联。随即,上海应急处置机制启动,全面而精准地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采样检测和隔离管控正高效运转。将上海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愚园路228号列为中风险地区。

快速反应、精准防控、多方协同、众志成城。1月11日起的这波疫情,让人再度看到上海这座城市细致与温暖。

精准防控分秒必争跑在“病毒”前面(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精准防控蕴含“上海温度”

这次上海市疫情通报的地点是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愚园路228号。“上海居然把一个门牌号列为中风险地区?”引发不少网友的热议,都说这是史上最小的“中风险地区”了。

“这波疫情出现的病例都是在对密接者的筛查过程中发现的,病例数非常有限,跑到了病毒前面,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闭环。”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这样说。

这充分能够说明上海的疫情防控精准、精细。防疫行动虽然需要雷厉风行,却不能失去温度与人情味。政府在强力管控的同时,要看到民众生活之困,尽量想办法减少疫情对市民生活与工作的影响。

就像不久之前,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烟花之下,防疫人员有条不紊地展开核酸检测工作。几个小时后,3万多名筛查对象全部完成核酸采样,也让不少市民尤其是外地游客因“上海温度”而感动。

精准防控分秒必争跑在“病毒”前面(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和病毒“赛跑” “电话打到通为止”

能用最短时间精准划出低风险、中风险区域,这离不开“大白”的专业负责,也离不开各个部门紧密协作带来的高效。

许多相关岗位也长期处于紧张、高负荷工作状态。前天(15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微信平台“上海发布”的留言区,有一位自称是“一个普通的疾控人”的留言写道:“我真的没有想到面对疫情这么难。3天熬两个通宵的大有人在,而我们还不是最辛苦的。社区转运人员据说五天只睡了10小时……”这条留言发出后,让更多市民对基层防疫人员的辛苦付出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有网友写道“楼上的疾控人员辛苦了!作为普通居民,唯有配合你们才是最大的支持。真的很难,要和病毒赛跑,拿命在比赛,向你们致敬!”

精准防控分秒必争跑在“病毒”前面(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面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输入疫情的双重挑战,春节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上海流调队员比以往更加忙碌。因为流调情况多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很多流调人员到现场也随身带着洗漱用品。有时候太久没睡觉,需要就只能在车里、在流调现场的桌子上眯一会儿,再继续工作。

一直伏案热火朝天打着流调电话的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工作人员吕东霞告诉记者,最近一个多星期,她都每天凌晨开始不停打电话,为了能跑赢病毒传播“速度”,分到她手上每天必须清零的硬指标差不多都在20人左右。

“每个联系电话都是一口气连打三次,没有接通的发送短信后再一轮一轮依次拨打,直到打通为止。”吕东霞说,“每个电话号码少则三次,多则十几次才能做通工作,有些电话刚打过去接通就不按掉了,盲音响起让人窒息甚至崩溃。”每天除了完成任务后补个觉,她其它时间基本都是在打电话,口干舌燥都顾不上喝水。

曾经有一位女士在接通电话后特别焦虑惶恐,吕东霞在完成流调任务后与对方又通了十余次电话,用耐心的倾听和专业的回复帮助平复情绪,顺利引导对方积极配合采样和流调安排。等事后解除“警报”后,还收到对方回复的感谢短信。

吕东霞说,因为她经常能横向帮助同事搞定很多“困难户”,很多后续参与流调支援的同事都会跟她取经,她说没有别的,就是耐心、细致和将心比心,花够时间、下够功夫一定就能跑赢病毒传播速度,就能守“沪”健康。

枕戈待旦、事不过夜,已经成为包括疾控人在内的上海市防疫部队所有成员的工作常态。每次看到“无新增”,市民们都感到安心。但每天一大早,每一波关于上海市防疫信息更新的背后,都是基层防疫人员争分夺秒拼搏的结果。

精准防控分秒必争跑在“病毒”前面(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疫情防控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配合

怎样的防控才算做得比较到位?其实,就是以市民能不能过上正常的日子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要做到这样,光靠“防疫部队”还不够,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配合,尤其是市民在日常自我防护上的积极配合。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多次呼吁,春节将至,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人群聚集风险加大。请市民朋友们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不适症状,请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也一再提醒市民,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要提高警惕,非必要不离沪,非必要不出境,减少不必要聚会活动等。

还有专业机构和人士持续向公众“喊话”,呼吁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市民,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和3岁至17岁青少年,抓紧完成全程接种。对于已完成全程接种且满6个月的市民,请抓紧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不适症状,不能随便去药店买退烧药,也不能随便找家里的感冒药先克服一下,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就诊。

精准防控分秒必争跑在“病毒”前面(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编辑:郭振丹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