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疫情给就业增添了不小压力,一些大学生纷纷转向自主创业。上海商学院的傅佳晨在校期间创立iOS CLUB,将志趣相投的同学变为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毕业时,她创立上海晴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反哺学校帮助就业。

   这个网络科技公司作为苹果的供应商,已连续四年获得订单。这群年轻创业者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不同学科擦出“火花”

   2015年,傅佳晨报名参加了不少社团,但一些社团的活动并不多。一天,老师对她和其他两名同学说,“你们对编程都有兴趣,要不要成立一个社团?”

   学校有一个智慧教室和机房,大约有30台苹果电脑。“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我们觉得如果利用起来会很好。”傅佳晨说,“我们三人便成立了iOS Club。”iOS Club作为苹果唯一官方认证的大学生iOS开发俱乐部,除了社团,还承担苹果为高校举行夏令营、冬令营的职能。不同高校的苹果爱好者们在这里一起交流。

   傅佳晨说,编程不只是写代码,还可以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碰撞、学习,擦出更多元的“火花”。社团成员并不完全来自计算机专业,还有设计等专业的同学。大家在一起讨论,使编程产品更加完备。正是基于这种“无缝隙”的沟通、交流,每次打比赛,社团指导老师特别用心,整个团队也齐心协力。据悉,2020年的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奖学金获得者中有26名中国学生,其中4人都来自上海商学院iOS Club。

   因为各种骄人的成绩,傅佳晨和她的小伙伴们被苹果公司邀请为供应商团队做一些编程培训。经过几年实践,大学毕业时,他们水到渠成地创立了公司。

   帮助社团成员“无缝衔接”就业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向学校社团敞开大门,吸引社团成员前来实习。傅佳晨和小伙伴们以师哥师姐带学弟学妹的方式,成为衔接学术与商业、学校与企业的纽带。

   不仅如此,这家创业公司还不断吸收iOS Club社团成员,帮助他们“无缝衔接”就业。iOS Club社团今年一位大四学生在晴猫实习后,被公司派去郑州出差一个月,为富士康做培训,“他回来后,公司就打算和他签约了。”傅佳晨说,“我们很乐意和学弟学妹分享一些自己走过的路,让他们少踩一点坑。”至今,公司的六个创始人依旧坚持每周轮班为社团成员进行技术培训与头脑风暴。

   从社团走向公司并不容易。傅佳晨坦言,公司目前没有融资,靠着苹果的订单一路走到现在。“每年,我们都会深入研究苹果发布的最新技术。越是钻研得深入,我们的产品就越新颖。这就好比‘滚雪球’。”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许多线下的培训课程被取消,我们在此期间做出一套编程的教育系统,以线上课程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开讲,所有主讲人都是社团学生。”傅佳晨介绍,把技术和学科结合起来,融入绘画、摄影、剪辑等多个技能,让编程不那么枯燥;同时让孩子们进行主体化创作,做出成品的孩子会很有成就感。“疫情对线下课程有影响,但无形之中对线上课程也是一种升级和沉淀。”对于未来,傅佳晨踌躇满志。“刚毕业的时候创业,就是想做点不一样的事。在经历过一些事后,我开始做减法,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坚持做下去。”

   上海商学院iOS Club指导教师梁沂涛说:“通过社团与晴猫的联动,学生们在这里不仅提高了技能,也体验到了社会生活,为他们之后的就业提供帮助。现在社团里一个大三的学生已被抖音看中。接下来,我们会努力提升iOS开发实验室的教学水平,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真才实学的应用型人才。”

   “在这座机会之城,永远年轻,永远保持热情。”这已成为公司的座右铭。(记者 李蕾)

   原标题:这群年轻创业者连续四年获苹果公司订单

   “在机会之城,永远保持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