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长江大桥“多乘员车道”预计通行时间为早高峰7时至9时,晚高峰16时至19时,法定节假日除外。

  市民程先生

  长江日报讯(记者魏娜)“二七长江大桥的最右边车道上,新挂上‘多乘员车道’的标示牌,这个车道到底该怎么走?”8月31日,市民程先生致电长江日报新闻热线59222222,希望了解这个多乘员车道的行车规则。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交管局了解,设置多乘员车道是在武汉车辆保有量增长的情况下,尝试进一步提升道路使用效率的一项举措,通行规则正在进一步完善,近期将对外公布。

  多乘员车辆专用通道也称HOV(high-occupancy vehicle lane)车道,是指专供乘载至少某一规定乘客数以上汽车所行驶的车道,对乘客人数较多的高占有率车辆给予道路优先行驶权利。多乘员车辆专用道可以提高断面乘客的运送量,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在通过车辆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运送的人数更多,交管部门通过设置多乘员车辆专用道,探索通过需求管理,优化出行结构,优化道路资源分配,减少空驶车辆(车内除驾驶人外无乘客)对道路资源的占用,尽量将路权向多乘员的、高效的交通出行方式倾斜,促进公众出行理念转变和出行结构优化,实现共乘出行、绿色出行。

  据了解,国内已经有多个城市尝试设置多乘员车辆专用道。2017年,深圳在滨海大道、滨河大道、梅观高速设置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成都市在2017年1月23日宣布,在科华中路、科华南路下穿隧道,天府大道南一、二段推出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2017年9月20日,东北首条多乘员车辆专用通道在辽宁大连启用;今年1月2日,上海在沪宜公路(陈翔公路-叶城路)路段设置了沪上首条合乘车道,全长8.2公里,与公交车专用道合并设置。

  从全国现有的多乘员车辆专用道使用规则来看,该专用道的使用时间和公交车专用道重合,都是在早晚高峰时间段实行专道专用。部分地方如上海,将该通道与公交车专用道打通使用,进一步提高了道路使用效率,避免出现社会车道拥挤,公交车专用道空置的局面;但也有设置了该专用道的城市将该通道定位为“小型车辆通道”,使用多乘员车道的车辆必须为核定载客人数9人(含9人)以下的小型、微型客车,且车辆乘员为2人及以上,禁止多乘员车辆以外的机动车经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行驶。

  目前已经实施该通行模式的城市,对于违反规定在专用期间驶入该通道的非多乘员车辆,多处以100元至300元不等的罚款。

  目前,武汉仅在二七长江大桥原公交车专用道的外侧车道,挂上了“多乘员车辆专用道”的标示牌,该处公交车专用道从2019年5月20日临时取消后,就一直没有恢复,预计该处专用道将兼顾“多乘员车辆专用道”和“公交车专用道”的功能,通行时间为早高峰7时至9时,晚高峰16时至19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管部门表示,该通行模式还没有正式实施,社会车辆目前可以正常通行二七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