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6月3日消息(记者张胜强 通讯员花宣 洪敏 姚日文)近年来,广州花都区利用发展旅游业的契机,积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截至目前,花都区共有市级以上文明村镇18个、广州市文明示范村32个。

红山村。(央广网发 姚日文摄)

 

  红山村位于花都区梯面镇中北部,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客家文化浓郁、乡风淳朴的小村庄,有“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 “广州市美丽乡村”、 “全国生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系列荣誉。

  从遭遇山洪的贫困村到最美乡村

  上世纪80、90年代,红山村的采泥、采石业红红火火。但是由于长期无序开采,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河床淤塞。1997年5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重创了整个红山村,全村200多间泥土屋全部倒塌……

  水灾之后,区、镇、村痛定思痛,决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一个现代化的新山村。

  2006年,红山村成为花都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红山村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更大的变化还在后头。2009年,花都区提出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红山村再次成为示范村。

  进村大道平整修宽了,村内道路硬底化了,实施了“一河两岸”工程,修筑了长达8公里的环村绿道,修复和新建了以鼓楼灰朔和客家宗祠为代表的客家建筑……“蝶变”后的红山村开启了新篇章。

  2009年, 时任红山村干部在参观考察了增城、从化等周边旅游发展得已经相对成熟的地区后有所启发,明确了乡村生态文明旅游的发展之路,举办并不断扩大“油菜花节”的影响。

大盆菜宴请宾客。(央广网发 姚日文摄)

 

  在油菜花节的带动下,2011-2013年间,红山村共接待游客160多万人次,成为红山村经济发展的亮点。

  精神文明建设不落下

  近年来,村里先后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通讯影视实现“光网”化,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建起了两个休闲文化广场及户外健身场所……

红山村图书阅览室,成为丰富村民群众精神食粮的文化阵地。(央广网发 姚日文摄)

 

  以红山村为蓝本创作的村歌《王子山之歌》和《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分别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佳村歌和中国优秀村歌。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载体为普通农户增添光彩的同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描绘出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的红山村,在每年三月油菜花盛开的季节,绵延数十米的油菜花海竞相开放,像是在大地上铺了一条巨型的金色地毯,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