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剧《“烦人”交警杨华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行开机仪式。该剧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爱民模范郑州交警杨华民为原型,通过真实鲜活的事例演绎,刻画了杨华民心系群众敬业爱岗的先进事迹,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导演王玮、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林峰以及剧组人员和杨华民一起参加了开机仪式。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激发正能量、践行中国梦”是最为明确的时代精神,做为主流媒体,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身边、投向基层,弘扬普通岗位上的普通人蕴含的时代精神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组织文艺创作骨干深入基层充分体验与采风后,决定推出《大爱无疆》系列广播剧,以这种最具广播特点的文艺形式弘扬“平凡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贡献”。《“烦人”交警杨华民》就是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大爱无疆》系列广播剧的第一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采写稿件,广播剧《“烦人”交警杨华民》是取材于郑州市一名普通交警的真实故事。杨华民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以自己的点滴行动,充分体现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目前,他是郑州市有着“堵王”之称的花园路农业路路口交通岗的岗长,杨华民始终以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行为,赢得过往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的赞誉,他立足岗位,积极探索,努力树好标准示范岗形象,忠实地履行着人民警察的誓言。
在对杨华民的事迹充分了解之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精干力量创作了《“烦人”交警杨华民》,剧本创作完成后,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在仔细阅读过剧本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导演王玮说:“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这部作品非常符合时代精神,并且突出了题材和内容的创新。我们这个剧敏锐地抓到了交警这个行业当中的道德模范,我觉得选题非常好,选材非常准。我们的剧本文学性、戏剧性都非常好,我们会选择最好的工作人员,选择最好的演员,从而保证它的艺术质量。”
交警杨华民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开机仪式。当时他正发着高烧,但得知广播剧将在北京开拍,他欣然前来助阵。在谈到以他的个人事迹创作的剧目时,杨警官很谦虚:“实际上杨华民已经不是我个人的一个名字了,更多的是代表我们郑州的交通协管员、协警、民警。我想我个人再努力,再奋斗,仅仅是一个人,当郑州所有的市民都在努力的时候,我想郑州的明天更美好。”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楷模和主流声音,并以此彰显着这个时代的特有气质。在杨华民身上,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河南人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任劳任怨、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为将剧目打造成文艺精品,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共邀请了12位国家一级演员加盟演出,杨华民的到来让这些参与广播剧创作的演员们也非常兴奋,纷纷合影留念。剧中杨华民的扮演者刘文虎对记者说:“像这种在平凡岗位上辛勤付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就是应该大肆的宣扬,这样使我们的社会变的更加和谐,这样的文学作品会更加接地气,因为每个人出行都要和交警打交道,它本身反映的就是大家伙非常熟悉的事迹,就会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与思考。”
开机仪式当天,郑州电台记者邸珂通过记者发出的现场报道从中午起共在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四档整点新闻中播出,并随着11月14号的早新闻在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四套频率滚动播出,把消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同时,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还非常注重在新闻宣传中对新媒体的运用,当天,记者发出了广播剧开机的相关微博3条,其中最火的一条共被转发58次,阅读量达7.5万人次。其余两条阅读量也过万次,总体有近十万人通过微博了解到这部广播剧即将问世,因为反映的是群众的身边人、身边事儿,所以在网友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记者的微博也不时有网友跟帖评论。
网友毛二王: 记录,传播,弘扬!河南好民警;
网友羞涩V先生:杨警官好样的为郑州为河南添光添彩,
网友铁警李博亚:《“烦人”交警杨华民》,告诉你“最烦人”交警是如何炼成的!
网友震动365:没感觉他烦;
网友lionkingzhe:杨老大不是烦人,是唐僧,我就被你拉住啰嗦过;
网友鲁山老板电器:呵呵,支持老杨@杨华民 。。有次坐出租车,问一个司机师傅,杨华民以说服教育为主,能不能治住违章啊?那位司机说:是不乱罚款,但是光口头教育给你弄的就想钻地缝里,感觉自己非常不好意思啊,想着以后再也不违章了。
网友王晓亮营销策划:一定听,啥时候播?在哪儿播?
网友们对郑州电台话筒向下,反映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的做法大加赞扬。另外,来自同城媒体的同行也主动联系记者,准备将广播剧改编成微电影。 据了解,《大爱无疆》系列广播剧是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重点打造的文化精品工程,初步策划录制100集,集中反映河南省各行各业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由于紧扣时代、内容创新,《大爱无疆》系列广播剧的制作已被河南省委宣传部列入“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2013年度重点项目。系列剧中的首部作品《“烦人”交警杨华民》今年内可以与听众见面。
参与演出的演员们在认真备稿后纷纷表示:这个作品很好地解决主旋律宣传叫好不叫座的问题,既有思想性,又很好地贴近社会大众的审美心理,剧中设计的戏剧冲突非常有代表性,又来源于生活真实,让人感觉很亲切。这与百姓对广播文艺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需求完美结合,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剧目在创作中借鉴多种表现手段,给广播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这部作品产生独特魅力,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必将更加发达和繁荣。今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将继续选择富有鲜明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和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热点事件进行创作,紧紧把握当代观众审美需求,在演员选择、人物塑造等方面大胆创新,实现主流价值观和时尚元素的完美融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传播正能量,为推进郑州和谐文化建设、推动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郑州台刘阳、邸珂供稿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