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8月13日消息  60年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因病在北京逝世,举世同哀。
  陈嘉庚离开了我们,却留下了他光辉的一生供世人缅怀。陈嘉庚少年离乡到南洋谋生,披荆斩棘,开拓出跨越欧亚的商业版图,积累了大量财富。但赚钱并不是最终目的,他要“尽国民天职”,“教育以兴国”。他倾尽财力打造了无与伦比的教育王国,集美学村、厦门大学,乃至南洋的华文学校,都流淌着他的心血。黄炎培评价陈嘉庚:“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抗日战争爆发,他振臂高呼,千万南洋华侨热血沸腾,为国捐输。新中国的成立是全国人民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亦是华侨大团结的胜利。陈嘉庚毅然离开了侨居几十年的新加坡,为梦寐神驰的祖国奉献余生。他热爱中国共产党,敬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说过“知我者党也”的心里话。对于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党的挚友,更是诤友。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给予陈嘉庚高度评价。“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的一生,无愧于这八个字。
  1961年8月12日0时15分,陈嘉庚与世长辞,全国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侨深切哀悼。由周恩来总理担任主任委员的“陈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为他举行了隆重的丧仪,这是陈嘉庚身后所享到的极大光荣。
8月12日晨,“陈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成立
  8月15日上午,党和政府在中山堂为陈嘉庚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隆重的公祭大会。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习仲勋,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钧儒、黄炎培、陈叔通、程潜,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傅作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归国华侨人士和陈嘉庚的生前好友等2000余人出席公祭大会。 
公祭大会在中山堂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在公祭大会上致悼词,“……陈嘉庚先生生前在拥护国家民族利益,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真诚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社会经济面貌,拥护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动国外华侨爱国大团结等方面,表现了坚忍不拔的精神,给广大海外华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执绋
  当日中午,习仲勋、陈叔通、廖承志等国家领导人护送灵柩至北京火车站,运送陈嘉庚灵柩的专列启程驶往集美。专列途经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鹰潭和永安时,当地党政领导及各界代表均到车站迎送、吊唁及敬献花圈。
  8月20日15时,专列抵达集美火车站,覆盖着国旗的陈嘉庚灵柩被运往鳌园,沿途万人夹道。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林一心,福建省委候补书记林修德,副省长梁灵光、魏金水等省市各级领导在火车站接灵,并与从北京护送灵柩南来的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申伯纯,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庄希泉、庄明理,全国侨联副主席尤扬祖、蚁美厚、王源兴等一起执绋,护送陈嘉庚灵柩往鳌园墓地安葬。
18时,安葬仪式在鳌园举行,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林一心主持葬礼,厦门市党政领导等上千人参加安葬仪式。陈嘉庚长眠于他热爱的集美故土
  世界各地纷纷集会悼念陈嘉庚。北京、福州、厦门、广州、上海、南宁、武汉、长沙、开封、西安、保定、天门、平度、无锡、旅大、潮安、普宁、海口、漳州、泉州、福清、仙游、诏安等23个城镇的归侨、侨眷和各界代表分别集会追悼陈嘉庚。新加坡、仰光、雅加达、三宝珑、万隆、泗水、巨港、坤甸、横滨、加尔各答、巴黎、利普芝(东德)等地也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9月10日,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联合各界300个单位近1万人在新加坡羽球馆隆重举行追悼大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贯穿这位爱国老人的一生。陈嘉庚逝世后,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编撰发行了《陈嘉庚先生纪念册》,周恩来题写了书名,书中记录了陈嘉庚立下的丰功伟业,也记录了国家和人民给予他的哀荣。
陈嘉庚生前拟在集美建“归来堂”,以让海外子孙勿忘家乡故土。因致力于学校扩建,暂且搁置。陈嘉庚逝世后,周恩来总理嘱托中侨委建筑归来堂,实现他的遗愿。1962年8月归来堂落成
  1984年10月25日,“陈嘉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在政协礼堂举行。1994年10月21日,“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陈嘉庚星”、陈嘉庚国际学会、陈嘉庚科学奖、“嘉庚号”科考船、“Tan Kah Kee”(陈嘉庚)地铁站、厦门地铁“嘉庚号”以及遍布海内外的一座座陈嘉庚塑像,都在诉说着人们对他的哀思,彰显着“嘉庚精神”的光辉伟大。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陈嘉庚化学楼“陈嘉庚(化学)楼”,是有史以来第一座在美国著名学府以华人命名的大楼
“嘉庚号”厦门地铁1号线列车组,是全国首创以名人命名的地铁列车组
2015年9月,陈嘉庚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019年9月25日,陈嘉庚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给予陈嘉庚高度评价:
  1945年,毛泽东为陈嘉庚题词“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成为对他的历史性评价。1984年10月,邓小平为全国政协等机构编辑出版的《陈嘉庚》画册题词。
  周恩来:“嘉庚先生十年来为抗日所作的贡献、所受的磨难我是知道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也是不会忘记的。”
  胡耀邦:陈嘉庚是“对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爱国人士”。
  李先念:“学习陈嘉庚先生为发展祖国教育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江泽民:“陈嘉庚先生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令人敬佩,他热心教育令人称颂、敬仰,厦门人民、福建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怀念他,学习他。”
  温家宝:“我们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教育事业,把支持教育事业作为自己光荣的社会责任,办教育不以赢利为目的。在这方面,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就是杰出的榜样。”
  李岚清:“他为祖国和人民留下了光辉的业绩和陈嘉庚精神,赢得了全国人民、海外华侨的尊敬和爱戴,为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014年10月17日,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赞誉陈嘉庚:“他爱国兴学,投身救亡斗争,推动华侨团结,争取民族解放,是侨界的一代领袖和楷模。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永远值得学习。”
  人们不会忘记,那繁荣鼎盛的商业王国,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又培育了多少实业人才;人们不会忘记,那穿越烽火的教育王国何等的辉煌,群贤毕至、人才济济;人们不会忘记,那硝烟弥漫的战火背后,源源不断的物资,那崎岖坎坷的山路上,冲锋陷阵的南侨机工;人们更不会忘记,那丈量新中国土地的双脚与各大会议上的诤诤之言。人们不会忘记,党和国家更不会忘记,这些荣誉都属于同一个人——陈嘉庚。
  嘉庚精神,万古流芳!(林东霞、李冰洋、陈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