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建成的美丽乡村

曾经污水横流的汪桥村蝶变成“画中美景”

巢湖市云海金属工厂内,自动机械臂正在加工

巢湖本土企业弯道超车成国内PVA行业龙头

心无旁骛抓工业、壮士断腕抓环保、持续发力抓乡村……近年来,巢湖市主动接受合肥辐射和带动,将“依靠之力”转变为“发展之势”,率先打造优质宜居宜业生态高地。看巢湖“五年之变”,看得见的不仅是“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更是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动人画卷。

【产业提升篇】

历经52年发展,本土企业弯道超车成国内PVA行业龙头

南下广西收购广维,建成全球首条生物质聚乙烯醇生产线;北上内蒙古建设蒙维,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的PVA生产基地……

提及本土企业安徽皖维,巢湖居民几乎都能道出一段历史。

这家始建于1969年前身为安徽省维尼纶厂的企业,历经52年的发展,已从建厂之初“石头变棉花”的一座小工厂“蜕变”成如今地域横跨南北,产品涵盖化工、化纤、建材、新材料的联合制造企业。

“从2018年开始,皖维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一个联合实验室——‘聚乙烯醇新材料联合实验室’,以提高新材料的性能。”站在一条全智能化的生产线前,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福胜举起一块“偏光片”介绍,目前在国内小型偏光片市场上除了进口产品就属皖维所占市场份额最大,但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来说国产偏光片的性能和产量依旧不足。“这一联合实验室就是为了研发原材料内部的分子结构,目前已取得很大进展,将在力学性能方面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向进口产品的靠近甚至赶超。”

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面,在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如今的皖维集团逆势上扬,从行业中游弯道超车成为国内PVA行业龙头,书写了凤凰涅槃的传奇。

皖维,仅仅只是巢湖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处缩影。

五年来累计招引5亿元以上大项目33个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巢湖的五年之变,在于产业“增实力”与“添动力”的同步推进。

近年来,巢湖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坚持以工业大发展推动经济大提速,以产业大提升实现巢湖大跨越,围绕“稳存量、抓增量、提质量”,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壮大、产业层次持续提升、动力活力更加充沛。

据统计,仅“十三五”期间,巢湖市累计招引5亿元以上大项目33个,总投资101亿元的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园项目亮灯投产,实现巢湖史上百亿工业项目零的突破,宝武、皖维、云海等一批大项目、新项目先后落地,新型功能材料、镁基轻合金、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等一批“国字号”荣誉纷至沓来。

现如今,放眼巢湖大地,塔吊林立的欧菲光建设工地、日新月异的居巢经开区、规模初显的夏阁镁基新材料基地以及落地生根的皖维重大项目,处处涌动着蓬勃朝气,一幅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的“工笔画”徐徐展开。

【生态环境篇】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巢湖最美的底色。

巢湖的五年之变,在于生态“看得见”与“管得住”同步发力。

近年来,巢湖市切实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围绕“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三项任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连串数据也足以佐证这一变化:“十三五”期间,巢湖市完成环巢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31个、投资52.8亿元,累计完成6.5平方公里矿山生态治理修复;PM2.5、PM10均值浓度连续五年“双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较“十二五”末上升8.8个百分点;境内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双桥河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河湖,河湖长制工作先后获水利部、省政府通报表彰;巢湖禁捕退捕推进有力有效,1790艘持证渔船全部拆解到位,1137户、3039名渔民全部上岸;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个、省级森林城镇5个、省级森林村庄49个,城区新增绿化面积459.2万平方米;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槐林、柘皋河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顺利通过验收,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宜居生态示范城市……

如今,环顾巢湖区域,四季皆景的沿湖湿地、覆盖全城的污水处理、绿叶茂密的山地丛林以及波光粼粼的巢湖湖岸,处处彰显着生态魅力,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动人画卷跃然纸上。

【美丽乡村建设篇】

曾经污水横流的汪桥村蝶变成“画中美景”

夏末秋初,走进巢湖市柘皋镇的汪桥村,村口绿木成荫、植被茂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山下的村落相映成趣,板汪路、双河口水库泄洪渠穿村而过,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田园风光图。

“过去我们的汪桥村可没有这般美丽,河道边都是居民生活垃圾,沟渠里也流淌着污水。”据汪桥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钱国生介绍,近年来,在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由村党总支牵头,村里13名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村“五老”乡贤人员组成各类理事会,严格按照议事制度,对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通过对屋场下水道进行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厕所革命”,建成四通八达、阡陌交通的乡村道路网,开展“五清整治”(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清沟渠)行动,实现了垃圾及时清扫、分类收集、日产日清。

如今,原来河道边垃圾堆放场也清理出来并平整了土地,栽种了绿植,结合村庄地理特色打造了小公园及文化广场,添置了健身器材和休憩桌椅,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河畔公园。

依托产业,乡村发展才有“生命力”。

近年来,汪桥村因地制宜探索适合的发展新模式,让乡村农业、旅游观光、生态、文化等协同发展,利用“美丽颜值”产生“经济价值”,构建乡村治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美丽乡村发展进入高质量的“快车道”。

1562个自然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巢湖的五年之变,在于乡村“外在美”与“内在美”同步提升。

近年来,巢湖市坚持内外兼修,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打造全省整县(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市),形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目前,已高标准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115个,1562个自然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市顺利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国务院激励表彰,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等。

如今,迈步巢湖乡村,“依山亲水·大美汪桥”“水乡风情·柔美陈泗湾”,以及“九龙攒珠”洪家疃、“画里乡村”南湖方,处处充满着乡村韵味,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图景沁人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