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409版01_副本.png

  金寨县红军广场。记者 程兆 摄

  安徽,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辉煌历程中,江淮大地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辉代表,是江淮儿女的典型形象,是浩瀚夜空最亮的星。

  铭记光辉人物,赓续精神血脉

  合肥有条“延乔路”,路的尽头是另一条路,名叫“繁华大道”!日前,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央视热播,陈延年、陈乔年两位热血青年为革命牺牲的高大形象引起观众强烈共鸣。在合肥,以两位英烈命名的延乔路迅速在网络“刷屏”,成为市民们缅怀革命英雄的热门“打卡地”。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而具体的人物书写的,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和富强,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怀着崇高的理想与必胜的信念,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矢志奋斗,建立起崭新的人民共和国,让积贫积弱的中国走上了富民强国之路,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翻开中国共产党人书写的鸿篇巨制,安徽是其中壮美的篇章之一。从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到早期重要领导人陈延年、陈乔年、王稼祥、王步文,从开国将军李克农、洪学智、皮定均、徐立清到“两弹元勋”邓稼先,从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到时代楷模李夏,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安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多如繁星,在中国共产党群英谱上留下闪亮的名字。他们都是宝贵的红色资源,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榜样。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用安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检视初心、砥砺品质,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程中才说,中国共产党在安徽的百年奋斗历史中赋予了江淮大地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禀赋,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独特作用,以探珠采玉之功,加强史料收集、整理,把安徽红色富矿发掘好、利用好,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翔实、可靠的党史乡土教材,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保护名人故居,推进活化利用

  位于凤阳县小岗村的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影像真实地展现着优秀共产党员沈浩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如今,纪念馆和“当年农家”一样成为旅游线路上的红色景点,吸引无数党员干部到访参观,瞻仰模范事迹,牢记初心使命,汲取前进力量。

  江淮大地,英模辈出,前赴后继献身党的伟大事业,在百姓心中树立高大形象。到哪里寻访英模人物?那一处处散落在各地的革命先烈故居、英雄模范纪念馆,通过陈列的文物、生动的讲解,把英模人物的形象留在百姓心里,把英模人物的事迹广泛传播出去。

  岳西县的王步文故居,再现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光辉的战斗历程;泾县的王稼祥故居纪念馆,展现革命者献身革命事业的伟大情怀;巢湖市的李克农故居,展开“龙潭三杰”之一的传奇经历;怀宁县的邓稼先故居,讲述一代科学巨匠矢志报国的动人故事……从淮北到江南,一处处故居、纪念馆便是一座座屹立在当地的精神地标。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储晓焱说:“这些故居、纪念馆大多是革命文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优质的红色旅游景点。近年来,我省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积极推进活化利用,把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等列入重点旅游线路进行推介,带领游客追寻红色记忆,缅怀先烈伟绩。 ”

  从安徽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清泉的日记本,到马怀谦烈士的“立功喜报”和“无尚光荣”牌匾,再到开国中将梁从学的双管猎枪,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丰富的馆藏文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从尘封的历史中跳出来,为观众展现400万军民奋勇向前的壮阔场景。 “每一件实物、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场景背后,都有一段无法忘怀的历史,都有一位英勇无畏的人物,都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渡江战役纪念馆馆长程红说,“我们纪念馆要发挥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良好氛围。 ”

  丰富文艺创作,塑造光彩形象

  作为全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剧目之一,由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黄梅戏《邓稼先》近日在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连演两场,生动再现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实现强国梦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主演刘国平说:“我们用‘家乡戏唱家乡人’的方式缅怀纪念邓稼先,他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继续为强国梦、复兴梦与和平梦努力奋斗。 ”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安徽涌现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是最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电视剧《上将洪学智》生动讲述洪学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军队的培养下,成长为一名军队高级领导干部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一位铁血柔肠、心系人民的将军;安徽省话剧院编创的话剧《我的父亲·李夏》以女儿的口吻回忆并讲述父亲李夏短暂却如同夏花般灿烂的人生故事,勾勒出一个扎根基层无私奉献、脚踏实地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形象;界首市立河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出品的淮北梆子戏《扫帚书记》演绎几十年为村民义务扫地的李湾村党支部书记李子发,展现了一名基层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近年来,我省文艺战线深挖江淮红色资源富矿,不断推出讴歌英模人物的优秀文艺作品,为“艺术党课”贡献了一部部优质生动的教材。

  基层一线同样活跃着积极搜集英模人物事迹、用心创作红色作品的文艺工作者。来安县半塔镇是新四军二师师部所在地、著名的半塔保卫战发生地,文化站站长王祖道深入采访老革命和战斗亲历者,采撷新四军浴血奋战以及军民心连心的故事,编排了快板书 《罗炳辉将军赔衣裳》、歌曲《新四军来到半塔街》、配乐诗朗诵《烽火再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他说:“我将继续创作接地气的文艺作品,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引导群众感谢党恩,珍惜当代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