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jp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石渠概况

石渠概况

中广网 2010-09-24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石渠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藏语称“扎溪卡”,意为“雅砻江边”。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西北边陲,青藏高原东南部川、青、藏三省区交界处。东接色达、甘孜两县,南靠德格并与西藏自治区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西连青海省玉树、移多两县,北邻青海省移多、玛多、达日三县。地处东径97°—99°,北纬32°—34°之间,幅员面积为25141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积占9%,有“四川省第一畜牧业大县”之称,有6万余人口。境内平均海拔4200米,距成都1070公里,距康定692公里。南靠我国藏族文化特别是康巴文化中心之一的德格康巴文化旅游区和格萨尔故里旅游区;北临三江源生态旅游区。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富集的资源是旅游爱好者神往的地方。
石渠地处江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南麓,沙鲁里山在境内绵延,雅砻江、金沙江、查曲河纵贯全境,神秘的原始部落、神奇的高寒牧区和高山峡谷景观、淳朴的民俗文化,丰饶的自然物产令石渠享有“游牧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西部太阳部落”美誉。那么,为什么石渠县被称为“中国西部太阳部落”呢?相传在很久远的年代,一头神牦牛被冰雪禁锢在格拉丹冬雪山上,有一群勇敢的康巴汉子爬上雪峰,从太阳引来了火种,终于使冰雪融化了,神牦牛苏醒了,一股清亮亮的雪水从它的鼻孔中喷涌而出,从此草原上才有了涓涓溪水和清清河流,也有了肥壮牛羊和悠扬的牧歌……太阳和火因此成为石渠人崇拜的图腾,扎溪卡也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太阳部落。
石渠旅游资源独具魅力,坦荡无垠的大高原和厚重的草原游牧文化,以其磅礴、宽阔的气度和胸怀,以其离太阳最近的游牧民族的独特、丰富精神内涵,深深打动了千千万万向往自然、祟尚纯净的游人。走进石渠,便犹如走进了天堂。这里是“草的原野、歌的世界、舞的海洋、动物的天堂”。举手投足之间,都令在石渠的人多了一份贴近自然,贴近历史的感受。四川省最大的草原,藏区最高、最长、最早的嘛呢墙,神秘的“利山巨石群”,原始的游牧部落,白唇鹿和黑颈鹤的故乡,举世无二的帐篷城……人和自然最佳的结合,使石渠具有天(神)人合一的完善,走进石渠,不仅走进了藏区,走进了高原,更走进了心灵深处。
    一、神奇的自然景观
    美丽的草原风光——扎溪卡
    发源于石渠西北部巴颜喀拉山的雅砻江,蜿蜒流往石渠东南部。石渠县境内的雅砻江流域丘浅谷宽,水流平缓,草坝连绵,形成了广袤的扎溪卡大草原。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蓝天白云下,绿草成茵,牛羊成群,帐篷顶顶,牧歌悠悠,河水清澈平缓。到夏日草原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使石渠成为“草的原野,花的海洋”。每年的6至9月,是草原最美的季节,也是草原人们挥洒激情“耍坝子”的时候。
    1、普公坝草场
    普公坝草场位于石渠县中部,是四川省最大的草场,也是四川省最典型的高原生态系统区域。雅砻江蜿蜒流经普公坝,河水清澈,水流平缓,从上游往下漂流,无惊无险,可尽情饱览草原风光。夏天的草原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所有的生命之花都尽情绽放、茁壮地成长。这里的每一条河流、每一片草滩、每一朵小花,都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合奏出大自然优美的乐章。
    2、神秘谷—丹达沟
    丹达沟又称神秘谷,位于洛须境内,其风景幽雅别致、夏秋相异,海拔由3600米至4000多米,呈现出低山森林向高山草坪过渡的特征,独具“一沟有多景,多景各独特”的妙趣。沟内溪水淙淙、奇石相布、异兽竞蹄、花草相依、置身沟内,犹如世外桃源之感。
    3、动物天堂—扎加坝湿地
    石渠地处雅砻江、金沙江、黄河(查曲支流)的三江河源头,以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生态屏障,构成了天然湿地环境的广泛发育基础。天然湿地既是重要绿色生物水库的形成地区,更是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扎加坝湿地是青藏高原的生态宝库湿地。
    境内湿地面广、域宽,位于雅砻江源头的扎加坝湿地景观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高寒湿地,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责编:张鹏 来源:新华网

石渠概况更多>>

最新报道>>

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