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广视听 | 最新报道 | 聚焦大庆 | 镜头纪实 | 走近英模| 大庆经验 | 经典故事| 英模风采 | 大庆之歌 | 媒体报道 | 大庆名词 | 大庆风光
走近英模 更多...
·铁人王进喜
·新时期铁人王启民
·“矢志不渝的勘探尖兵”姜传金
·“敢打硬仗的铁人式队长”赵传利
·“勤勉务实的模范书记”权贵春
·“永攀新高的工人技师”何登龙
·“执著创新的三采勇士”王宝江
·“铁人精神的传人”李新民
·“油田建设的尖兵”冯东波
·“勇攀高峰的钻井专家”张书瑞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报道
用大庆精神建队育人 用三老四严锤炼作风
中广网    2007-09-2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编者按:大庆油田党委2007年7月19日在以“发扬大庆精神、加强基层建设”为主题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7年领导干部会议上的主题发言。

    中广网北京9月20日消息 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现有二级单位51个、各类基层站队5205个、班组19870个、职工189916人(其中党员57708人、团员22641人),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钻探、基建、科研设计、精细化工、机械制造以及水电信服务保障等业务。

    油田开发建设47年来,在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艰苦努力下,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9.8亿吨,生产原油19.1亿吨,上缴各种资金9734亿元。从1976年开始,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积极推进“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实践,进一步开创了油田生产经营及改革发展的新局面。2000年以来,累计提交石油探明、控制、预测储量18.4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1173亿立方米;生产原油3.38亿吨、天然气154.8亿立方米,年均油气当量保持5000万吨水平;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主导产品走出大庆、走出国门,实现外部市场收入236.25亿元。

    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深入石油石化企业视察工作时,多次对大庆精神给予高度评价,我们对此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我国石油战线的传家宝,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有力武器,都是我们锤炼队伍、育人铸魂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要求,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扬光大,我们体会,关键是要把大庆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三基”工作中,落实到队伍建设上。基于这一认识,实践中,我们突出抓了四个方面:

    一、以弘扬大庆精神作为基层建设的灵魂,打造建队育人大熔炉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的立业之本、力量之源,也是我们抓基层、带队伍的政治优势。这些年,面对职工队伍代际交替、人员结构发生变化的实际,我们坚持在队伍中深入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通过建基地展示传统、编教材灌输传统、请“四老”追忆传统、搞创作再现传统,努力把基层打造成为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大熔炉、大课堂,引导干部职工自觉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体现到各项实际工作中。

    一、是把“爱国”情怀体现到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上。“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石油人胸怀全局、勇挑重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强大动力。当年,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一举甩掉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靠的就是这一条。进入新时期,面对国家石油供应短缺的严峻形势,我们注重引导干部职工在回顾老一辈石油人为国分忧、为油拼搏的光辉历程中,进一步增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集团公司“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的总体安排,把会战传统教育同形势任务教育、前景目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大讲油气资源供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大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石油工业的重大举措,大讲集团公司“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及战略部署,使干部职工进一步认识到:对石油人来讲,这矛盾那矛盾,国家缺油是最主要的矛盾;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大庆油田作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在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中,承载着与47年前同样重要而光荣的历史使命,从而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立足本职,努力为国家多产油气、多做贡献上来。几年来,油田勘探系统为寻找更多的后备资源,积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加快向“低、深、难”领域进军,通过精细老探区、突破新领域,2006年实现三级储量均超亿吨。开发系统在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勇于挑战世界级难题,大力发展水、聚两驱综合调整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技术,使老油田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得到有效控制,外围低效难采储量动用步伐不断加快,油田采收率持续攀升。目前,大庆长垣喇萨杏主力油田采收率达到51.38%,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10~15个百分点。同时,按照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成立了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切实加强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勘探开发的组织领导,围绕5年基本探明8~10亿吨规模储量的目标,组织185支队伍、15000多名干部职工投入海—塔盆地勘探会战,力争使这一地区早日成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接替区。

    二、是把“创业”激情体现到解放思想、奋发有为,一心一意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上。我们体会,企业发展越是处在关键时期,越要大力弘扬老一辈石油人的艰苦创业精神。针对油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与挑战,我们坚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寓于各种主题活动中,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谋划发展”和“学铁人、做铁人,二次创业立新功”活动。2003年,以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80周年为契机,集中开展了历时90多天、3万多人聆听的“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巡回报告活动;举办了历时半年、6万多人次参与的“铁人杯”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分期分批组织7万多名团员青年到铁人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使干部职工受到了深刻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教育,进一步坚定了推进油田可持续发展的信心与决心。钢铁1205钻井队,人人以老队长王进喜为榜样,时时处处学铁人、做铁人,在二次创业实践中争做新贡献。近年来,全队实现了由单一井型向多种井型、由国内施工到进军海外的“两个拓展”,创造了铁人队伍的新辉煌。2006年,他们到苏丹钻井,克服条件艰险、地质复杂、环境恶劣等困难,仅用17天就交出第一口优质探井,让铁人队的旗帜飘扬海外。“十五”以来,经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油田可持续发展已初步形成“油气并重、内外并举”的喜人局面。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发现了储量规模有望超过1万亿方、我国东部陆上最大的庆深气田,特别是参加深井会战的油田钻探队伍,以精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和过硬的作风,多次刷新松辽盆地深井施工纪录,为庆深气田大规模勘探开发积累了经验。外部市场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有300多支工程技术服务队伍进入国内29个省市、境外28个国家和地区,射孔弹、潜油电泵等装备制造主导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印尼等10多个国家。2004年,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进入哈萨克斯坦,攻克了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低产低效的开发难题,试验区块综合含水下降54%,采收率提高20%,不仅以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赢得了外方的高度赞誉,而且展现了以技术换资源、以技术闯市场、以技术谋发展的广阔前景。

    三、是把“求实”态度体现到严细认真、精益求精,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争创一流业绩上。随着队伍中新职工逐渐增多,特别是一些市场化用工进入企业、充实到一线生产岗位,如何继承发扬“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和“干工作经得起子孙后代检查”等老一辈石油人的过硬作风,永葆队伍的先进本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们一方面坚持把传统教育作为入厂教育的第一课和必修课,积极搞好对新职工传统作风的传、帮、带,另一方面注意抓住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剖析、防微杜渐。1998年,按照“样板起步、样板施工、样板管理”要求建设的中十六联合站,投产之初却暴露出许多工程质量问题;2001年,东湖小区十几栋住宅楼刚刚建成就管线冻结,只得靠消防车送水。油田党委敏锐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出现,表面上是管理粗放不到位,实质上是工作作风不过硬;问题暴露在施工现场,根源来自干部职工思想。为此,我们在全油田深入开展了查摆“中十六联现象”和“东湖现象”的大讨论、大反思、大检查、大整改活动,通过重温“五毫米见精神”、“万里测温”、“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等优良传统,使干部职工不断增强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自觉性,努力做到“三个永不忘”、“三个永不丢”:工作环境改善了,不忘会战作风,严细认真的传统永不丢;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忘“干打垒精神”,勤俭节约的传统永不丢;油田发展了,不忘艰苦创业的历程,为油拼搏的传统永不丢。

    四、是把“奉献”精神体现到时刻以国家和企业利益为重,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上。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职工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日趋强烈。为引导职工把实现自身价值同推进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同时,结合二次创业新的形势任务需要,在队伍中大力选树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先后在勘探开发系统树立了“矢志不渝的勘探尖兵”姜传金等“新时期五面红旗”,在工程技术服务系统树立了“铁人精神的传人”李新民等“新时期五大标兵”,并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姜传金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一名科技人员,身患尿毒症,做过肾移植手术,但为实现大庆人在大油田下寻找大气田的宿愿,他自觉向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学习,铭记油田科技人员“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豪迈誓言,拖着羸弱的身体带领课题组刻苦攻关,攻克了火山岩储层预测这一世界级难题,为庆深气田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典型的示范、激励和带动下,广大干部职工自觉以“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为己任,爱岗敬业、为油奉献,攻坚啃硬、勇挑重担,越是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越能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2005年3月27日晚,大庆油田遭受了一场20年不遇的暴风雪袭击,致使供电系统大面积停电,41座联合站、219座转油站停运,20045口油井停产。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干部职工自觉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全力以赴投入抗灾抢险。深夜雪大路滑,车辆行驶困难,很多在家倒班休息的职工从四面八方徒步赶赴井站现场,2万多名职工在冰天雪地里奋战三天三夜,以最快速度全面恢复生产,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期大庆人的精神境界和主人翁情怀。

    二、以传承优良传统贯穿基层建设的实践,促进三基工作上水平

    大庆油田在长期开发实践中形成的许多优良传统,所提倡的革命精神,所强调的工作态度,以及在组织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所体现的要求是永恒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把这些优良传统在基层发扬光大,我们加强“三基”工作,才能抓住源头,抓住关键,抓住根本。

    继承发扬大庆“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优良传统,以“八抓”促“六好”,不断提高基层建设水平。“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是老一辈石油人奋勇争先、勇往直前的生动写照。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历届领导班子都坚持用这一条推进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使“争第一、站排头”的意识深深融入基层干部职工的血液。近几年,结合推进集团公司开展的党支部“六个一”创建活动,我们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定标准,促进工作规范化。随着这些年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基层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队伍构成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为解决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基层党支部工作细则(试行)》和《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党章》规定的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明确了党支部抓方向、抓思路、抓服务、抓自身、抓队伍、抓热点、抓文化、抓群团的“八抓”职责,提出了基层单位支部建设好、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经营管理好、文化氛围好、环境建设好的“六好”目标。基层各单位按照“八抓”、“六好”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钻探系统开展了创“铁人式红旗队伍”活动,采油系统开展了创“星级班组、精品站队、高效区块”活动,基建系统开展了创“金牌施工队、标准化项目部”活动。目前,90%以上的基层队通过了“六好”考核验收。二是强堡垒,提升支部战斗力。适应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和劳动组织结构的变革,按照“四个同步”的原则,提出党支部的“四建”要求,即“对原有党组织巩固建,对新组建单位同步建,对外部市场开发队伍跟进建,对非在岗党员及时建”,确保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同时,坚持按照党性坚定、作风正派、熟悉生产、精通党务、联系群众的标准,选好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并尝试党支部书记兼任行政副职或党政“一肩挑”,加快复合型干部的培养;坚持把支部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努力实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促进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2004年,升深2高压气井套管泄漏,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威胁着方圆几公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承担封堵任务的井下修井107队接到命令后,队党支部深入搞好战前动员,书记、队长带头签下决心书,共产党员自发组成突击队,在模拟演练中率先垂范,在封堵施工时抢站井口,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全队30名职工在生死考验面前无一退却,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三是立标杆,带动整体上水平。在勘探开发系统,树立了“传承大庆传统的采油43队”等“基层建设十大标杆单位”;在工程技术服务系统,树立了“钢铁1205钻井队”等“基层建设十面红旗”,并在基层班组建设上命名表彰了“‘四个一样’的5-65井组”等“六大标杆班组”。各单位纷纷向这些样板单位学习,使基层建设呈现出老标杆永不满足、精益求精,始终红旗不倒;新典型锐意创新、敢于超越,勇攀新的高峰;新组建单位自我加压、抬高起点,奋起赶超一流的活跃局面。油田管道公司在外闯市场的过程中,坚持高标准起步、高水平施工。2003年,承揽了号称西气东输咽喉的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法穿越工程,面对复杂、艰苦的施工环境,参战职工组成两个突击队,24小时连续作业,全长1992米、166道焊口的工程一次合格率达100%,比计划提前1个月完成任务。

    继承发扬大庆“三老四严”、岗位责任制的优良传统,以严字当头促责任落实,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和岗位责任制等会战优良传统,是大庆石油人对事业高度负责的集中体现。我们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方面,坚持从继承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入手,着重抓好职工岗位责任的落实。一是注重岗位责任心培养,精细管理促落实。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是岗位责任心。大庆油田始终把培养职工岗位责任心,放在落实岗位责任制的首位,通过抓思想教育、抓作风建设、抓检查评比,狠反“一粗、二松、三不狠”,“马虎、凑合、不在乎”的坏毛病。近年来,我们在坚持这“三抓”的基础上,强化“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发动各基层单位积极推行“精细交接、精细操作、精细巡检、精细维护、精细检修”的“五精细”管理法,通过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不断强化了职工的岗位责任心。北二注和西水源,都是石油会战时期的老标杆。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把培养岗位责任心作为队伍建设的灵魂,使一代又一代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了“严”字当头的硬作风,自觉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成为油田永铸岗位责任心的典范。二是完善岗位责任制体系,规范管理促落实。随着HSE、ISO9001、ISO14001等现代管理体系的引入,我们积极探索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有机融合,进一步理顺管理流程,细化操作标准,健全岗位规范,不断完善了岗位责任制的制度体系。全油田相继建立了管理层面460多个生产管理流程,操作层面15类1033个操作规程标准,使油田生产经营管理基本实现了系统规范、全面受控。同时,针对目前基层单位几套管理体系并存,岗位职工不易学习掌握和操作执行的问题,加强管理体系的优化整合,积极探索“一套制度文本支持多个体系”的有效途径。建设集团本着切合实际、简化优化、统一规范、易于操作的原则,对集团、成员单位、基层小队和生产班组四个层面的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必备的管理制度,使各项生产管理工作更加高效、顺畅。有的基层站队还把整合后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汇编成岗位操作手册,职工只要一册在手,就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保证了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强化岗位责任制检查,严格管理促落实。在坚持岗位专责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等岗位责任制“八项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引入信息化、可视化等现代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近年来,油田开发系统的基层生产单位,在执行巡回检查制方面,全面推行了“管理点项法”,按照制度规定的巡回检查路线,确定每个岗位的生产监控点项,细化量化巡回检查的程序和内容,以“岗位点项图”标出具体的检查部位及要求,从而使岗位工人巡回检查的重点更加突出,效率大大提高。

    继承发扬大庆“项项工作高标准,人人出手过得硬”的优良传统,以能力关怀促岗位成才,不断提升职工基本素质。大庆油田在会战初期就注重开展以苦练岗位技术、掌握应知应会为中心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并明确提出,“人人要有真本领、硬功夫,一出手就高标准,一出手就高水平,一出手就过得硬”。近年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岗位练兵和职工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大力实施能力关怀,促进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一是倡导树立“四个不一样”,营造浓厚成才氛围。我们在队伍中大力倡导“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的管理理念,通过制定实施《关于调动各级各类人才积极性的若干规定》、《职工自学成才奖励办法》、《职工重大贡献命名制度》等一系列政策,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引导职工不断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充分认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000年以来,先后对23名有突出贡献人员给予重奖,对125名自学成才人员进行隆重表彰,对“王春荣热洗法”、“王雪梅服务法”、“少春扳手”等一批发明创造进行命名表彰。同时,把培训作为一种待遇、荣誉和激励,坚持对优秀岗位人员优先培训,核心骨干人员强化培训,业绩突出人员重点培训,不断激发了职工学技术、强素质、做贡献的热情。二是健全完善培训体系,加大全员培训力度。为了保证职工培训工作的系统化和经常化,我们切实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基地、教材、人员、投入“四落实”。面向物探、钻井、采油、集输、井下作业等主要工种,建立完善了12个培训基地和培训中心;以企业网为依托,自主开发了涵盖管理、技术、操作三类培训对象的网络培训学院系统,先后组织完成了34个主体专业、工种的视频培训课件、21个工种的基本理论教材和53个工种的技能鉴定题库;在全油田选拔聘任内部培训师,目前已形成500余人的油田、厂(分公司)两级培训师队伍;“十五”期间累计投入7亿多元用于职工培训,使职工培训率达到95%以上。三是积极拓宽培训渠道,推进岗位练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不断完善基层技能训练基地、岗位练兵台和仿真培训室等设施,定期举办技术运动会,开展技师、高级技师评聘和首席职工、岗位明星评选,通过“一日一题、一周一课、一月一考、一季一赛、一年一评”等方式,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使油田成为开放的“岗位技校”。目前,基层广大职工在长期坚持“百问不倒”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百做不误”,对每一个技术动作,都要经过千百次的练习,以求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采油四厂老工人何登龙,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参加工作30多年来始终坚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现已成为集团公司采油技能专家,并被评为“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建设集团青年工人冯东波,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勤学苦练岗位技能,先后取得集团公司焊接技术大赛第一名、全国焊接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0年以来,全油田共涌现出全国及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9人,集团公司和黑龙江省技术能手135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27人,技师、高级技师2931人。2004年,大庆油田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三、以倡导自主创建增强基层建设的实效,提升职工队伍执行力

    加强基层建设,必须把基层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基层的创造力迸发出来。工作中,我们注重把立足点放在鼓励倡导基层自主创建上,积极发动各单位,围绕建设安全文明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目标,大力开展群众性的自主创建活动。

    坚持标本兼治,创建安全基层。安全问题,事关企业发展,事关群众利益,事关社会和谐。我们积极引导基层各单位,自觉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作为加强基层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五严”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岗位职工的安全责任,逐级签订“责任书”,做到压力层层传递,指标层层分解,真正把安全生产的责任与要求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和人头。同时,强化“用心抓安全”、“聚精会神抓安全”、“群策群力抓安全”的理念,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在基层单位设立安全监督站(点),实行监管分开、异体监督、监管两条线的安全监管体制,并根据不同单位的工作特点,分别采取“派驻监督、巡回监督、划片监督”等不同的监督模式,强化了日常生产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二是切实加大措施防范力度。以集团公司组织开展的“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反“三违”、查隐患活动,并突出油气站库、施工作业现场、井控等重点要害部位,以及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搞好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全面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从落实本质安全出发,加大投入力度,对高压、易燃易爆场所和商业区、人口密集区的油田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整治,对井控等重要安全设备进行更新配置,并坚持对工程建设项目推行“三同时”,为基层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全面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通过举办安全培训班,过安全警示日,开展安全标准化竞赛,编发作业指导书、事故应急卡、“安全随身行”,以及设立“警示语”、“告知板”、“亲人安全寄语”等多种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培训,培育安全文化,提高了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去年以来,油田还举办了为期半年、21000多名职工参加的青工安全生产技能大赛,与大庆市政府联合开展了生产、储运、公安、消防、环保等15个单位和部门,380多人参加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应急实战综合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地企之间的协调联动能力、专业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和职工的应急操作能力。

    积极降本增效,创建节约基层。基层是油田生产的前沿,也是挖潜增效的主要阵地。我们注重引导基层立足生产经营实践,投身节约型企业建设,既作“产能大户”,又作“节能大户”。一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强化节能降耗措施。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随着原油产量调减和产液量增加,控制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益的压力日益增大。对此,基层各单位在大力推广应用控水节电、节能型抽油机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同时,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系统的思维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实施了地面、地下一体化,油藏、采油、地面三大工程一体化的“立体化节能”,以简化、优化工艺流程为重点,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消耗;以控制无效注采循环为重点,从开发源头上降低消耗;以规模应用螺杆泵、优化抽油机参数为重点,提升机采用能效率降低消耗;以探索冬季不加热集输为重点,改变集输方式降低消耗,在实践中见到了明显成效。“十五”期间,油田虽然新增油水井16840口,但与2000年相比,综合能耗降低了55万吨标准煤。二是突出关键成本要素,精细节约挖潜工作。对水、电、聚合物和工程建设原材料等关键成本要素,实行专项管理,通过实施积极的成本节余奖励政策,引导干部职工“细分成本、细分定额、细分目标、细分责任”,不断加大成本控制力度。一些钻井队实行了“单井成本预决算制”,根据不同区块、井型、搬家距离等,科学预算运力、人力和材料费用,直至精确到每个钻头的使用。基层单位创造的各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有效激发了队伍厉行节约、降本增效的热情。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自觉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少跑一趟车、少用一张纸、少领一块新擦布、不点一次长明灯、不淌一次长流水、不花一分冤枉钱的好习惯,切实把节能降耗的目标要求落实到岗位日常工作中。三是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挖掘设备资产潜能。我们把废旧物资视为宝贵资源,积极发动基层,通过采取盘活利用、技术改造、修旧利废等措施,使低效、闲置、废弃的设备资产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变“废”为宝。各系统、各单位自觉念好“控、修、收、改”四字经,做到“控”字严格,“修”字自觉,“收”字不忘,“改”字创效,使会战时期形成的“回收队”、“缝补厂”、“修旧利废”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采油一厂六矿把各小队的修旧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了“七班两库”(即汽车修理班、机械加工班、电机修理班、机采维修班、泵修班、低压电器修理班和仪表维修班等“七个班”,以及收旧库和修复库“两个库”),2005年以来,靠“七班两库”实现成本节余237万元。

    弘扬首创精神,创建创新基层。基层是实践的沃土,是创新的源头。我们注重发扬基层的首创精神,通过调动干部职工创新创造的热情,大力推进基层的创新实践,使基层工作常抓常新、充满活力。推进管理创新,以《集团公司基层建设纲要》为指导,积极探索和改进以HSE为重点的体系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运行和现场标准化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在质量管理上,探索了“样板起步,标准化施工”,施工前立标准、树样板的作法;在现场管理上,探索了“事前、事中、事后”和“交接班、日常操作、现场安全”等“三步十二受控”的作法;在设备管理上,探索了单人操作和一班使用的设备“专人专机制”,两班以上或多人操作的设备“机长负责制”的作法,等等。这些新的探索与实践,不断促进了基层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技术创新,以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建议、小设计等“五小”活动为载体,在全油田广泛开展全员创新实践,使基层干部职工人人都有创新的责任,人人都有创新的热情,人人都成为创新的主体,人人都积极主动地为技术创新做贡献。“十五”期间,油田共评出“五小”成果16773项,累计创效3亿多元。推进文化创新,以总结提炼先进理念为突破口,坚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坚持用基层的语言反映基层的实际,积极创新发展具有油田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基层企业文化创新成果。目前,各系统、各单位都有自己的特色理念,如钻井系统的“用铁人精神创新每一天”,采油系统的“扎根寻常井站,创造不凡业绩”,作业系统的“留下作业人的真诚,带走采油工的烦恼”,后勤系统的“一人如百人,百人像一人”。我们还以群众自我教育为主渠道,运用职工自己创造的“文化灯箱”、“文化餐桌”,以及各种经常性的广场文化、主题文化活动等载体,搞好理念的普及与宣贯,使这些理念逐步成为干部职工的行为规范和形象标尺,有力地促进了队伍良好作风的养成。

    落实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基层。基层的和谐,是企业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注重引导基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紧密联系实际,着力构建和谐。一是构建生产与生活的和谐。我们要求各单位,不仅要把基层建设成为安全、文明的工作场所,而且要建设成为温馨、和谐的生活家园。几年来,基层各单位坚持从一张生日贺卡、一句安全寄语等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着力营造亲情文化和家园文化,让职工在感受“家”的氛围中不断强化爱队如家的意识。油田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还普遍做到“五必到、五必访”(即职工婚丧嫁娶必到必访,职工有思想问题必到必访,职工生活困难必到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到必访,职工家庭纠纷必到必访),有效增强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构建生产与生态的和谐。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要求,坚持环保优先,做到“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增长;不因一时的发展,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基层各单位不断强化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力度,持续开展创建绿色油田、绿色站队活动。在钻探、修井和压裂等施工过程中,大力推行无污染作业和绿色施工,实现了施工作业无溢流;在采油、集输过程中,切实加强清洁生产、文明生产管理,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在基本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恢复制度,及时搞好建筑垃圾清理,实现了建设区域周边环境无污染。三是构建职工队伍的和谐。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入手,注重在队伍中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积极构建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和谐人际关系,使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推进企业发展的合力。近年来,针对部分职工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各单位还注重把加强对职工的心理疏导,纳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有的积极举办心理咨询讲座,有的专门开设“心理调节室”,引导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供水公司龙庆收费所,针对收费员登门服务时常遭冷遇、受委屈的特点,定期组织开展沟通、交流、恳谈等活动,让大家有了委屈能倾诉、有了压力能缓解、有了思想障碍能沟通,从而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以坚强组织领导优化基层建设的环境,形成强劲持久推动力

    加强基层建设,离不开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导。多年来,油田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适应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基层为根、以职工为本,把基层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努力为推进基层建设提供持久的推动力。

    抓机制,建立齐抓共管格局。基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靠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靠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作保证。我们本着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原则,从油田到二级单位,层层建立基层建设指导委员会或基层建设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切实加强了对基层建设的组织领导。在具体工作中,由党委组织部统一协调,经营管理、安全环保、企业文化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基层建设的工作规划,共同研究基层建设的推进措施,共同组织基层建设的检查考核,进而形成了油田党委统一领导、各级组织大力推进、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基层单位自主创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在这种齐抓共管的格局下,各级党政工团组织都把基层视为工作的重心,不断密切同基层的联系,及时了解基层的愿望和需求,努力为基层创造有利条件;基层的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发展,生产经营、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加强,从而使基层在油田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成为创建百年油田的坚强基石。

    抓关键,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基层干部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层建设的水平。我们切实加强基层干部的培养培训,采取油田集中培训和二级单位调训、轮训、以会代训等方式,保证每一到两年对基层党支部书记、队长全面培训一遍。培训中,注重结合形势任务需要,突出“三个转变”,即由单纯的理论灌输向提高综合素质转变,由传统的学习知识向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转变,由统一按计划培训向分类按需求轮训转变,不断提高了基层干部抓工作、带队伍的能力。我们还组织部分标杆单位的党支部书记、队长,到国内有关企业考察学习基层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展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队长的评选活动,为基层干部树立学习的榜样;坚持“领导来自基层”的大庆优良传统,积极拓宽基层干部的成长渠道,有效地调动和保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抓投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夯实基础建设出发,改善一线的工作条件,对部分腐蚀老化的油田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对新度系数低的工程技术服务装备进行更新配套,对条件较差的偏远队点进行逐步完善。从凝聚人心、稳定队伍出发,改善矿区生活环境,对3600多栋住宅楼进行了平改坡,对乘风湖、果午泡等进行了生态环境改造,目前正在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加紧做好偏远散小矿区的回迁工作。从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出发,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激励在职职工,体贴下岗同志,照顾离退休人员,关心退养家属,帮扶特困家庭,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把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方方面面。实施“1127”工程和党员干部“一帮一,帮扶再就业”(“1127”,即实现一个总体目标:用三年时间,为每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至少提供一次再就业机会;坚持一个就业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明确两个主攻方向:做好油田内部和外部两个途径的再就业工作;落实七项保障措施:清退外雇工、引导油田外部再就业、加强技能培训等),使90%以上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走访慰问活动,共走访慰问和帮扶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发放送温暖基金和帮扶资金2.4亿元,有力地维护了企业稳定。

    抓服务,提升基层建设水平。继承发扬“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的优良传统,以开展“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节约型、和谐型”机关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努力为基层提供优质服务。油田各级领导机关,普遍建立了基层联系点,定期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现场办公,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及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加强基层建设方面的政策研究,围绕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实行了一系列面向基层的倾斜政策,为基层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注重总结基层建设的经验,广泛采取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媒体宣传等方式,为基层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在企业网、油田报开办“基层建设大家谈”、“基本功训练在基层”和“夯实基础看班组”等专栏,促进了基层建设的交流互动。在几年来组织的问卷调查中,基层对机关的满意度都在95%以上。

    各位领导,当前中国石油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庆油田党委从推进实施“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战略出发,在上下结合、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及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力争到2010年,油气当量保持在4200万吨,工程技术服务年收入达到450亿元以上;到2020年,油气当量保持在4000万吨,构建起以油气开发为龙头,本土、海外、多元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到2060年,油气当量保持在2000~2500万吨,工程技术服务实现“国内第一、国际一流”,大庆油田仍然保持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和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的地位。展望油田未来发展的征程,我们深知,基层是百年油田的基石,基层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本次会议在大庆召开为新的契机,认真学习贯彻蒋总的讲话精神,虚心借鉴兄弟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全面加强“三基”工作,扎实推进“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实践,与各兄弟企业一道,为把中国石油建设成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