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3月19日消息(记者王权 曹文君 曹露浩)3月19日,6辆大巴车搭载着湖北恩施州146位赴杭复工员工,经过1000多公里长途跋涉抵达杭州。据了解,这是疫情发生后,首批湖北恩施籍员工跨省赴杭州返岗复工。此外,湖北恩施州至杭州的复工专列,定于3月21日从恩施火车站出发到杭州东站,将有1091名恩施籍员工返杭复工。

  目前,湖北的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3月17日,湖北与杭州两地率先实现健康绿码互认。杭州市对持湖北省绿码来杭人员不做居家隔离观察要求,原先居家隔离观察的湖北籍在杭人员也由红码转为绿码,可正常出门和复工。另外,近期有返杭打算的湖北籍人员,可凭湖北绿码在社区报备行程后畅行杭州。两地绿码互认直接打通了恩施籍人员返杭复工之路。
  记者了解到,此次首批146位赴杭复工人员于3月18日分两路出发,分别赶赴杭州余杭区和萧山区。上车前,恩施州负责组织查验健康码(体检健康证明)、测量体温等工作,查验合格的相对集中安排换乘车辆。恩施与杭州实行两地绿码互认,员工到达萧山、余杭后不用隔离,可直接返岗上班。
  其中,3辆复工大巴于今天上午11点到达余杭临平汽车北站,大巴专车搭载了51家余杭区企业的71名返岗人员。到达的员工,先在车站由工作人员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随后,由所属51家企业负责接回。
  家住湖北恩施州的覃桃红和她的姐姐此次一同乘坐复工大巴返杭复工,她和姐姐分别在萧山区和西湖区的两家公司工作。她告诉记者:“我已经在家呆了50多天了,很想赶紧回来复工,之前没有想到可以这么快就回来,有专门的复工大巴点对点接我们,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同样家住湖北恩施州的姑娘秦雪,是杭州下城区一家公司的会计,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几天前知道有复工大巴来接,就赶紧报了名。“返杭的这一路上都很顺利,车上也给我们提供了水和饭,从上车到一直到杭州,各项事情都安排的很好,我也可以抓紧回到工作岗位上去。”
  除了3辆抵达余杭区的复工大巴,还有3辆复工大巴搭载75名恩施籍员工,直接抵达位于萧山区杭州洲际食品有限公司厂区。
  在这75名员工中,今年48岁的刘女士,是第一次来杭州工作。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杭州。在得知杭州和恩施州绿码共认,放下了心。来杭州工作,对刘女士来说是一次不错的机会,在杭州六个月的工作之后,技术熟练,可以有双向选择,既可以选择回到恩施州的工厂工作,也可以继续留在杭州的工厂。 
  杭州洲际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来这工作的恩施州员工,每个月到手有最低五千元的工资保障,并且宿舍最多安排四个员工入住,恩施州的员工将和非恩施州的员工分开入住。此外,每天还会对员工进行点对点的消毒,安全检查等。
  事实上,直至就业扶贫直通车抵达杭州这一刻,距离杭州、湖北两地“绿码”实现互认也才过去不到两天。这一令企业和员工纷纷点赞的“杭州速度”,离不开“点对点”的精准摸排,也少不了“面对面”的走亲连心。
  湖北恩施州是杭州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对口支援地。为帮助杭州企业破解用工难题,助力帮扶地区劳动力尽快返岗,日前,杭州市人力社保局首先通过社保大数据、杭州健康码、三大运营商的大数据比对。动态掌握用工人员现状后,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及时将岗位信息定向发送给恩施州人力社保局,并会同杭州市帮扶恩施州工作队、恩施州驻杭“1+8”劳务协作工作站,组织杭州复工企业与恩施籍员工对接联系,提前“锁定”拟赴杭返岗和工作的恩施籍劳动力名单。
  经过前期排摸,共梳理出为恩施籍老员工预留的9000多个岗位。目前,收集到杭企针对恩施籍新的用工需求2.2万个,统计出恩施籍在杭务工老员工返杭复工需求1700余个。
  同时,两地政府部门也积极做好服务保障,为企解忧纾困。从2月下旬开始,杭州市帮扶恩施州工作队就深入开展企业走访“三服务”活动,8天内足迹遍布了杭州市承担对口帮扶任务的8个区。通过对在恩施投资的浙商企业走访,深入了解他们在恩施的实际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复工复产遇到的具体困难。同时,精准帮助在恩施州落地的浙商(杭商)企业、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业和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复产,吸纳当地贫困人员就业。
  正是通过这些精准排摸、贴心服务,使得杭州能在两地“绿码”实现互认后,第一时间找到最需要帮助的人,为企业带回“最需要的人”,并能及时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
  此外,据统计,今年2月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对口支援局、市经信局等职能部门全力以赴保障复工复产。截至3月18日,全市各级人力社保部门已完成5架专机、31趟专列、1396辆专车劳务对接,接返省外员工469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