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渔业资源科考船“浙渔科2号”能给大海做CT

2017-06-13 11:11:00来源:浙江在线

 “浙渔科2号”。 
  “你看,你看,这里有可能是鱼群”,徐琦这样指着屏幕和记者说。
  这是在“浙渔科2号”的驾驶台上,一台全国最先进的探测仪前,我们跟着科考人员开始一场关于渔业资源的短暂航行。
  随行的还有来自全国的水产方面专家,他同样对这艘船充满了好奇。
  我们眼前的这片海到底有多少鱼?鱼变多了还是变少了?以前,关于这几个问题,不仅困扰着普通人,连渔业专家也没法说个准。
  这艘5月份刚刚交付使用的渔业科考船,也是浙江省第一艘渔业资源调查船,或将为这几个问题提供更为准确的答案。
  “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化的手段和分析,为政府和浙江渔场的复兴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浙江海洋大学设备处处长王贤恩这样说。
  从挪威引进先进探测仪
  船开过,就像给海底做CT
  在舟山长峙岛大洋科考基地码头,随着三声雄厚悠扬的汽笛声响起,我们的航行出发。
  徐琦是这艘科考船的技术负责人,他此前在广州的一艘科考船工作。
  “浙渔科2”科考船,是浙江海洋大学承担的农业部近海渔业资源调查船建造项目成果,也是国家《中长期渔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具体实施的一部分。
  该项目早在2012年12月就开始申报,到船舶交付,先后历时4年零6个月。
  这艘船总投资2400万,其中农业部投资1200万,地方配套1200万,是舟山当地的一个船厂造的。
  我们眼前的这艘船看起来不算大,但是设备很先进,特别是一台科研鱼探仪,在屏幕上,你能看到海底的一些动态。
  打个比方,就像是给海底做了一次CT。
  “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个仪器,是从挪威最专业的公司买的,价值150余万元。”徐琦说,使用前,挪威的专家还专门来给他进行了培训。
  随着船渐渐驶离码头,屏幕也有实时的变化,你能看到海水的深度,还有,海里有没有东西。
  海水越来越深,屏幕上出现了点点的块状物。
  “这些是鱼吗?”我们这样问。“可能是鱼群”,徐琦这样指着屏幕说,也有可能是垃圾漂浮物或者其他海底生物,“还需要研究”。
  徐琦说,屏幕上的数据会进行收集,整理,然后需要科研人员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果。
  在船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实验室。实验室拥有竖井,可直通海底,便于快速采样等。
  他简单解释了这个仪器的主要原理,就是在船底安装了两个锅盖一样的仪器,再通过声波的折射,传递到屏幕上,再积累一定的数据库。
  为减少对探测鱼群的干扰
  船的噪音控制得很小
  “浙渔科2”渔业资源调查船也是浙江海洋大学第二艘综合科考船,与第一艘“浙海科1”号不同的是,该船上安装了科研鱼探仪、多波束测深系统等专业的渔业资源调查仪器。
  那么,没有这个资源调查的仪器,以前是怎么做的?
  随行的浙江海洋大学设备处处长王贤恩说,“以前我们渔业资源调查是利用底拖网,或者是变水层拖拽的方式,扫过一定的海域,对捕上来的鱼进行分类或者是称重,推算出这个海域大概有多少渔业资源。”他说,现在装了这个科研鱼探仪以后,可以不进行原先的这种作业,在不影响原来海里渔业资源的情形下计算出一定海域的渔业资源。
  “这样的计算也会更加的准确和实用。”在船上,王贤恩向我们介绍这艘船的另一个亮点——它是国内首艘柴电混合动力船舶。
  他说,这艘船总长48.8米,满载排水量688吨,续航力4500海里,自持力40天。可根据实际海上作业要求分别采用柴油机推进、电机推进以及柴电混合推进等推进模式。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渔业资源调查的需要。
  “在纯电力推进时噪音很小,可有效减少对探测鱼群的干扰,确保探测的精度。”王贤恩说。
  海洋渔业资源的调查
  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积累
  从5月初交付以来,这艘船接到了出海调研的第一个项目——长江口赤潮研究。5月11日,华东师范大学的十多名科研专家登上了这艘船,一共进行了15天。
  王贤恩介绍说,“浙渔科2”科考船可满足海洋生物探测、渔业资源养护和评估、渔场保护、渔业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建设、大型水生生物救护等功能外,还可以提供该校涉海类学生海上教学实习和科研调查等功能。
  但是,他最希望的还是能把船更多的用在渔业资源的调查上,毕竟,有这么先进的仪器设备。
  “现在省里很重视东海渔场的复兴,所以这艘船也正好能发挥它的作用。”王贤恩说。
  不过,船交付了,设备很先进了,还没有什么相关的项目。王贤恩的担忧就来自经费。
  “船需要保养,人工等一大笔的开支,仅靠学校的资金肯定是不够的”,他希望能和政府或者科研单位合作,多搞一些渔业资源调查方面的项目。“把它的作用发挥出来”,他说,像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做法,都是和科研机构合作好几十年,才能积累数据,做出准确的调研报告,给政府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渔业资源的调查,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积累,现在,我们还刚刚开始。”他说。
  “这些是鱼吗?”我们这样问。“可能是鱼群”,徐琦这样指着屏幕说,也有可能是垃圾漂浮物或者其他海底生物,“还需要研究”。(记者 史春波 俞跃)
编辑: 傅炜如
关键词: 渔业资源;科考船;海洋

渔业资源科考船“浙渔科2号”能给大海做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