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3月17日消息(记者陈金莲 通讯员徐智富)初春的早晨,还透着丝丝寒意。一大早,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白峰街道怡峰社区的“老徐工作室”内,年近七旬的徐如定正在为第二天的调解例会准备资料。 
  2012年,老徐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怡峰社区书记,但退而未“休”,牵头成立了“老徐调解工作室”,初期的7名老党员调解员成为化解社区矛盾纠纷的中坚力量。2018年,随着队伍不断壮大,服务内容不断延伸,“老徐调解工作室”组织亟待扩容升级,于是,白峰街道首个乡贤工作室“老徐工作室”在怡峰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应运而生,功能性党支部“老徐工作室”党支部同步成立,包括矛盾调解、宣传引导和锋行善治等功能区块,为老徐团队以党建为引领,发挥余热、参与治理搭建了更多元的平台。
  徐如定在调解工作中始终坚持“入户、入理、入心”的“三入”工作法。去年4月,怡峰社区被街道列为首个垃圾分类试点单位,着手撤桶并点工作。前期的宣传发动过程中居民表现出了极大的抵触情绪,首次撤桶并点的民众同意率还不到40%。当时,老徐带领“老徐工作室”的乡贤调解员,充分发挥出地缘和人缘优势,一线问需、耐心解释,梳理出最执拗的刺头,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主动面对面把政策讲清、讲透,撤桶并点的支持率大幅上升。最终,社区撤桶并点工作支持率达到了100%,怡峰垃圾分类归集点于次月底正式运行。原本反对声最大的居民也慢慢认可,还主动当起了社区垃圾分类专职督导员。
老徐每周到街道矛调中心坐班调解矛盾(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针对怡峰社区小区居民日常纠纷,老徐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调解例会,协调解决基层矛盾,促进社区、物业、居民关系和谐发展。此外,老徐还每周到街道矛调中心“坐诊”,帮助街道一起解决社会问题。截至目前,“老徐工作室”共有成员50余人,其中骨干力量12人,已成功化解办结大小各类纠纷千余件。
  近年来,白峰街道积极发动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搭建街道-村社两级乡贤参事、议事平台,充分发挥“老徐工作室”、“乡贤议事厅”、“惠风家”等社群组织作用,助力白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小门村位于白峰街道最西面,紧邻北仑东西交通大动脉329国道、背靠宁波港码头,是典型的由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农村。近年来,小门村从党建引领、乡贤助力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构建农村共治同心圆。去年,小门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军功章的一半该归于该村“乡贤理事会”。
  能者献智、壮者献力、富者献资。小门村“乡贤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召集乡贤参与议事,组织“头脑风暴”,为助力乡村治理献计献策,当起了“说事员”、“议事员”、“评事员”。同时,该村还积极发动乡贤利用自身经济文化优势,共同解决乡村治理中发现的问题。本土企业家徐普南,在其父于2015年捐助265万元用于建设村级文化礼堂和建立助学基金后,于2016年注资500万元成立了“盛威普世慈善基金”,用于慈善事业。此外,他还出资建造白峰体育馆、成立白峰中学“盛威”奖学(育)金,帮村里修马路、建造停车场、修建河埠头。

徐普南为白峰中学“盛威奖学金获得者颁奖(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本土老乡贤不忘初心、回报乡梓,韩磊等一批入驻白峰的企业家则是新乡贤回馈第二故乡的新力量。2018年,他把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交由他人打理,自己则脱身出来成立了“汇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他带领团队打造“阳光家园”“蚂蚁乐家”等公益基地,帮助残疾人和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和增收;他联合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建立“海贝之家”,点对点对白峰的留守儿童进行精准帮扶。疫情期间,他还广泛发动志愿者给战“疫”一线的同志送爱心早餐和夜宵……

“汇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关爱儿童公益活动(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榜样引领,激起千层浪花。“汇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3年来,已从几个人发展为200多人,服务内容涵盖海贝之家、阳光家园、居家养老、社区矫正等多个板块,并吸引越来越多的社群加入、汇聚到白峰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帮扶基地“惠风家”上来。
  在白峰街道,以徐如定、徐普南、韩磊为代表的一批新老乡贤,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人缘优势,化身助力发展的“老员外”、化解邻里纠纷的“村法官”、共治共享的“践行者”,逐步形成了推动乡村治理、实施乡村振兴、引领乡风文明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