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德这座浙西江城,涌动着无数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千年前,因吴王孙权封大将孙韶为建德侯,取“建功立德”之意。从此,以“建功立德”为核心要义的“德文化”,在建德大地上世代传衍。

  新中国成立之初,建德梅城镇千鹤自然村的妇女们,在党的领导下打破传统思想,走上田间地头,投身农业生产劳动,孕育了“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千鹤妇女精神”,推动了一个时代的发展。

  这些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在实践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汇聚成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建功立德——

  地域文化品牌凝心聚力

  水香而善,其地可居。

  建德不仅有着看不尽的山水灵秀之美,更有着深远绵长的历史人文之美。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依然不断涌现出崇德向善的凡人善举。

  “一元村医”吴光潮扎根在建德市乾潭镇梅塘村,有着45年党龄的他,以初心坚守,在乡村卫生室服务五十多年,“一元看病”的老规矩从1983年开始延续至今。

  今年5月,一名96岁的老人在建德市梅城镇街头心跳骤停,刚好路过的83岁退休医生于守堤当即跪地,为其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这一跪,感动了无数人。

  这激励人心的一幕幕,是建德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德文化”地域品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缩影。

  文明甘泉浸润到每一位建德市民心中。围绕“最暖心”城市建设,建德持续放大“遇见你的美”志愿服务品牌服务效应,依托美德驿站,推进爱心地图、爱心凉茶、漂流书屋等便民服务;

  近些年,建德打造了一批德文化示范村、德文化校园等地域文化传承基地,并在德文化示范村率先推进“道德银行”建设,将善行义举进行量化打分,累计授予“好传统好家风信用贷”6000余万元,惠及农户425户。

  全面推进文化兴盛行动。目前,建德全市229个行政村已全面铺开农村文化礼堂新建或改建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覆盖。

  “厚植‘德文化’,是为了将潜藏在人们心中共有的、至善至美的道德力量激发出来。”建德市德文化办相关负责人说,“由此凝心聚力,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千鹤精神——

  铺就乡村最美经济底色

  在“德文化”的大背景下,建德还延展出文化力量的各个小分支,在不同领域发扬光大。

  譬如“千鹤”精神,曾激励了女性独立自强,如今在它的发源地,又被赋予新意。

  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建德市妇女同胞发挥女性审美优势,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用巧手描画出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图景。

  在千鹤村,当地妇女成了垃圾分类监督员,在拉家常中,就将“可腐”与“不可腐”垃圾给区分清楚了;在镇头村,庭院设计专家来了,许许多多的废旧物品,变成了“宝贝”装饰庭院。

  在乾潭镇幸福村,则掀起了一场以妇女力量为引领的乡村振兴热潮。这里水清、岸绿、景美,村庄群山环绕,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有着丰富园林绿化经验的陈巧玉熟知这块土地,她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利用所学所知,打造起了“幸福部落”——一家乡村旅游体验基地。

  这家乡村旅游体验基地集生态农业、亲子园艺、民宿接待、观光度假、民俗文化、运动休闲等功能为一体,不仅让陈巧玉收获了事业,也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和曾经的千鹤妇女一样,建德乡村的妇女们,依然发挥着在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激励更多的妇女群众创新创业,续写美丽乡村动人篇章。

  传承创新——

  宜居宜业建德形象再刷新

  在建德,对精神力量的传承与创新,一直在持续。也正因如此,宜居宜业的建德形象被不断刷新。

  建德市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在新时期下,千鹤精神已不仅只影响着妇女这一群体,更成为了敢想敢干的一种精神,“意味着做任何事,都需要突破思想禁锢,自立自强创新”。

  建德有乐于创新的代表企业——“铜师傅”。这家诞生于2013的企业,发展6年间,创造了“互联网+文化创新+传统产业”的全新发展模式,在全国积累了80多万粉丝——被亲切地称为“铜粉”。

  在文创领域的创新发力,不止于此。近年来,建德通过对全市文化资源的整合、梳理和引导,推进要素融合和跨界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与城市、旅游、农业等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丰富衍生产品,创新产业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域打造文化IP示范区。

  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当下,建德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认为,“建功立德”也意味着为百姓做实事。

  建德总投资4.7亿元,全力推进主城区有机更新和美丽城区综合建设,并且创新推出“最美楼道”创建活动,全家福、儿童绘画“走进”老百姓的家门口,不仅打通了文明创建“最后一米”,还把民生实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一江穿城过,一座美丽新建德,正在崛起。(浙江在线记者 吴佳妮 通讯员 方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