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6月7日消息(记者张国亮 通讯员俞晓菲 汤锦泉) 两个月前就推出“全民练摊”的杭州余杭瓶窑老街吸引了大量人气。如今,老街文创再添新动能,6月6日,瓶窑老街招商推介会暨非遗馆群开馆仪式举行,15家专业招商机构、50家文旅产业客商企业和数千名群众、游客齐聚瓶窑,参与招商推介,了解瓶窑老街文旅、文创产业发展情况。当天,瓶窑老街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瓶窑老街将由更强的管理团队进行高标准、高水平的景区化管理。

  非遗馆群开馆 瓶窑老街非遗街区释放活力

  余杭纸伞、良渚玉雕、石濑花灯、风筝制作、瓶窑蚕桑……截至目前,瓶窑镇共有省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4个、区级非遗项目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瓶窑当地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延续非遗文化的文脉也成为瓶窑文化建设与文旅、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6月6日上午,位于瓶窑老街的非遗馆群正式揭牌开馆,赵弘中为5个非遗基地授牌,许玲娣为“瓶窑老街非遗街区”授牌。据悉,非遗馆群包含良渚玉雕馆、余杭纸伞馆、瓶窑陶艺馆、风筝灯彩馆、蚕桑文化馆等5个非遗馆,瓶窑老街内还有法根糕点、朱一堂、中泰竹笛、径山茶、万隆酱鸭等各地“非遗”产品。今后,“非遗街区”将继续吸引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入驻。

  “非遗馆群是瓶窑老街非遗街区和文创区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本土非遗文化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让非遗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和传承。”瓶窑镇党委委员周冬梅介绍,展示馆内部除了展示区块外,还有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技艺传授,让非遗文化能更好地活化传承。“未来,我们将在非遗馆群内组织开展各类研学活动,支持相关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将非遗馆群打造成一个活态保护和产学研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

  “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入驻非遗馆,在这里传统的非遗技艺能够被更多人知晓、关注。”余杭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刘伟学说,“未来,我们会在瓶窑老街不断思考新形势下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创新,努力在传统和现代审美之间找到平衡,使非遗技艺更富生命力。”

  15个意向项目签约 招商引资再提速

  活动现场,15个意向项目与瓶窑镇签订协议,其中包括自然造物民艺基地等三个文化创意类项目良渚文明农耕文化园等四个农文旅融合类项目雷迪森窑山精品酒店等五个住宿餐饮类项目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昆虫工场”等三个校地合作类项目。


  “此次签约的项目涵盖多个领域,但都与瓶窑镇文旅、文创产业紧密相关,都是现阶段我们招引到的重要项目。”瓶窑镇区域发展办(经发)主任姜鹏介绍,“建筑面积近5000方的雷迪森窑山精品酒店、覆盖长三角高校的首届大学生良渚文化创意专项赛、与浙江大学合作的产学研用基地‘昆虫工场’、省级老字号王元兴酒楼,这些项目的引进将进一步完善瓶窑老街的文旅配套,打响瓶窑老街的品牌知名度,释放产业集聚效应,加速瓶窑发展。”

  自然造物专注民艺的创新性转化,走到今天已经第七个年头了。”自然造物创始人张书雁介绍,“从去年开始我们一直努力在寻找合适的空间落地。在瓶窑老街我们找到了理想的空间,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服务配套到位、发展前景良好,特别适合民艺民俗传统文化的回归,也能汇聚各类文化互联互通协同发展。”

  当天,瓶窑老街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瓶窑老街将由更强的管理团队进行高标准、高水平的景区化管理,为入驻商户企业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游览体验。

  近年来,为推动文旅、文创产业发展,瓶窑镇已先后出台了《瓶窑镇文旅融合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瓶窑镇文创旅游(产业)奖励扶持办法》、《瓶窑镇关于明确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办法》等多个扶持政策,为积极投身瓶窑镇文化产业的个人和单位提供各类补贴、专项资金、发展补助、创业奖励等多种支持,帮助文旅、文创优质人才、项目在瓶窑落地生根,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