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温州悠悠古道串联"绿色家底"勾勒康养产业未来

2017-09-15 11:34:00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7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将于9月15日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浙江智慧古道平台暨温州子系统开通仪式将同期举行。
  悠悠古道,镌刻着瓯越文明发展的印记;条条古道,无不是每一位温州人的宝贵财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温州全市共有古道570条,共计3016.9公里。
  近年来,温州各地林业部门以保护和修复为主,开展了古道调查、规划和整修工作,依托温州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以森林古道为主线,串联起森林村庄、森林人家、森林休闲养生基地等内容,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性古道保护与开发利用新态势。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赋予古道森林康养及健身步道之新功能。
  社会共建,悠悠古道焕发新生
  在温州,有据可考的第一条古道距今已2234年。旧时,古道不仅是用来承载运输的交通线路,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为了加强对森林古道的保护和利用,不让这些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古道湮没在岁月长河里,温州市林业局于2013年针对1949年前建设的古道开展普查。
  根据普查统计,温州共有古道570条,计3016.9公里,相当于温州到哈尔滨的铁路距离。其中,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优美、保存完整,历史文化悠久、影响大、有修复和开发价值的古道被列为重点普查对象,共有128条,长度达835公里。
  此后,温州启动对古道的保护工作,按照“保持古道特色、传承传统文化、打造优美环境、营造健身之路”的要求,对古道的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完善,使古道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旅游的好去处。
  部门合力启动修复工作,社会各界亦积极响应。2014年4月,温州市林业局推出“最受市民喜欢的温州十大森林古道”评选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短短十天时间投票页面访问量就高达65万人次。《温州古道》丛书的出版,也引发各界对古道的重视度。
  今年初,乐清75岁老人陈忠强发起了一次特殊的“众筹”:重修曾是南宋官道的白沙岭古道。修完整条长约1200米的山路,大约需要200万元,但如果先修当中最为重要的800米,费用大约为80万元。为此,陈忠强带头出了5万元,也得到了朋友和广大村民的认可和支持,路就这样修了起来。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样是在乐清,在外经商多年的蒲新村村民、老党员卢明利为支持家乡发展,出资600多万元参与修建龙山古道,原本不足1米宽的山路如今被拓宽到2.8米;在龙湾南山村,村民一年多时间筹集了50多万元修建长约8公里的南山岭古道。
  “古道修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是浓厚的乡土情结使然。”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不论身处何地,当地人对祖辈赖以生产、生活的古道都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游人如织,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红枫古道,江南少有。存之不易,堪称佳景”。率先探路“古道经济”的文成,坐拥70余条古道和3000余株保存完好的红枫,通过连续举办“万种枫情节”,让这道别样“枫”景,从秋冬“红”到了春夏。每年赴当地赏枫季的游客人数实现稳步增长,由此带动当地旅游周边产品“节节高”。
  去年“万种枫情节”举办期间,还同期举行了文成县2016“寻梦中国醉美文成”全国微电影大赛颁奖。历时一年的微电影大赛吸引了全国近50余部作品参与,大赛微信投票专题吸引近30万公众参与投票。借助互联网打破区域局限,让温州古道风采“走出”温州。
  背靠九龙山,北连奇秀雁荡,南临浩瀚东海的乐清浦新村,既有风光秀丽的龙山古道,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名胜古迹。近年来,当地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探索乡村绿色经济、休闲旅游之路。
  通过招商引资,如今投资1500万元的龙山古道已修建完成。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依托山上景点优势,浦新村的旅游收入已达30万元,村集体经济翻了100倍。“下一步将依托‘大雁荡、大发展、大旅游’平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旅游,预计每年至少再增加50万元收入,村民的贫困状况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浦新村连片领导、清江镇党委组织委员林玮对蒲新村的未来充满信心,“未来这里还要建设广场、牌楼、凉亭、塔、网球场、廿四孝长廊,还要发展民宿、农家乐,相信一定会成为市区居民周末休闲的好地方。”
  获评浙江十大人文古道,极富古韵与诗意的永嘉九龙山古道;贯穿文成、景宁、泰顺的畲乡古道,串联起浓厚的畲族民族风情;平阳穹岭古道野趣与人文并存,古道开发保护与乡村旅游红火发展……随着温州古道焕发新生机,一条条古道经济带也在温州缓缓铺排开来。
  目前,温州市逐渐形成几大区域优势明显的特色林业产业带:如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带,面积达8300亩的铁皮石斛产业带,产值4.68亿元,获得“中国铁皮石斛之乡”、“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泰顺县猕猴桃产业带,面积达到1.3万亩,专业合作社200家,年产值超过亿元。
  一组来自温州市林业局的统计显示,按照“一亩山万元钱”的林业特色产业培育目标,温州十年来建设现代林业园区54个,2016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45.44亿元。
  提质串联,勾勒康养产业未来
  区域性古道保护与开发利用,既适应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常态,也贴近普通民众推崇生态自然,崇尚“慢生活”的新诉求。得益于“古道热”和一批森林绿道、森林公园的设立,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周末亲近大自然。
  温州市林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温州先后引入民资25亿元,建设城乡森林公园和森林绿道,打造城乡一体的森林休憩体系:建成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省级森林公园、36个市级森林公园及70个县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总数达到125个,呈现出“森林围城”新格局。同期,温州森林旅游人数从198万人次增加到4070.95万人次,增长了20多倍,森林旅游总收入也从1.82亿元攀升到118.54亿元,增长了65倍。
  在大力推进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温州市近年来还把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产业作为林产业转型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抓手,借助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森林旅游试验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温州)森林 旅游节等招牌和平台,加快推进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休闲养生事业发展。
  “如果说分布在全市各地的森林公园、养生基地等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是珍珠,那么森林古道和森林绿道就是将其串联起来的主线。”温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启动全市古道资源普查,完成全市重点古道整修建设规划编制等工作的基础上,温州还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建设覆盖全市城乡的绿道系统,构建城乡一体,串联市域各类森林游憩地、旅游景点、城市、乡村的绿道网络体系。自2013年至2016年底,建成总长约3536公里的绿道,为我市近年来开展森林休闲游,打造城乡一体的森林休憩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就在今年4月,为森林康养产业铺路的智慧古道平台系统建设启动仪式在永嘉举行,温州境内22条古道已经在浙江智慧古道系统中华丽亮相。今年8月,《温州市森林康养基地认定办法》出台,计划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50个森林康养基地。此前,国家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康养研究中心也已于2016年落户温州雁荡山。(记者 赵琛璋)
编辑: 傅炜如
关键词: 温州;森林旅游节

温州悠悠古道串联"绿色家底"勾勒康养产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