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乡村专题 > 中国乡村之声一带一路进行时 > 记者手记

央广网

[记者手记]回族乐器泥哇呜 老手艺的新生

2015-09-11 16:50:00 来源:央广网

记者与泥哇呜传承人合影

  央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报道,泥哇呜,回族边棱气鸣乐器。又称泥吹吹、吹吹子、泥箫、泥娃娃、啊欧子,泥牛埙和牛角箫。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尤以是西海固一带最为盛行。泥哇呜由土制乐器演变而来,因吹出来的声音“呜呜哇哇”而得名。

  在银川,记者偶遇到了一位泥哇呜的制作者,杨达吾德。泥哇呜的样子虽然简单,但宁夏已经传承了很多年。

  杨达吾德:西夏时期。泥哇呜在宁夏出土过一个,上面有一个斜杠,代表阿拉伯数字一。七几年的时候宁夏部门在民间搞了长时间的调查,发现回族男性都会捏泥哇呜。于是就把乐器归到回族泥哇呜了。

  回族也是一个山歌善舞的少数名族。泥哇呜虽然外形简单,发音简单,可是回族人却非常喜爱这件小乐器,甚至人人都会做。

  杨达吾德:我们的长辈,特别是老一辈的男性,基本都会做这个泥哇呜。比如我的父亲,我的父亲还健在,我的手艺就是从他那里学来的。

  在杨达吾德的展柜上,各式各样的泥哇呜摆满了整整一个货架。大的,小的,牛头形状的,鱼形状的。样子古朴简单。结构也并不复杂。但是制作泥哇呜,从选料到手法,都有自己的要求。

  受访者:先选料,选干净的黄土。然后粉碎和泥,放在缸里半个月,再揉泥,成型,烧制。

  记者:为什么要在缸里放半个月?

  受访者:因为放在缸里的话泥会更好用。

  记者:对土有特别的要求吗?

  受访者:最好是原生的黄土。但在民间做泥哇呜,就用不了。每次黄河水涨了再退下去,总会有泥沉积。被太阳晒完了再敲成块,取出。我们用的这种泥也是很好的。

  杨达吾德介绍,在以前,泥哇呜只能够吹出呜呜喝哇哇两个声音,非常单调,所以被叫做泥哇呜。

  但是现在,经过他的改进和研发,已经能够演奏更多的音调。

  记者:声音有什么特点吗?

  受访者:有。体积小的声音高。

  杨达吾德目前是泥哇呜制作的第四代传承人。从父亲手里接过制作泥哇呜的手艺,是自己的选择,也是家族的责任。

  杨达吾德:回族文化要求只要家里有手艺,就会要求这种手艺必须传承下来,不考虑别的因素。我是老大,所以理所应当由我来传承。父亲也有教弟弟,不过他们不喜欢。所以我一直做这个。

  老手艺的传承对于任何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个难题。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泥哇呜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不过,杨达吾德介绍,现在当地的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学校增加的相应的课程。

  杨达吾德:二十年前在逐渐减少。但现在国家在对民间文化加强保护。现在有了政府的支持,宣传和资金投入,泥哇呜的保护越来越好。也会有越来越多人参与。泥哇呜已经在回族人聚集的学校开始推广,已经有近两千人在学习。这样就能保持这个项目不失传。

  未来,杨达吾德想让自己的女儿也继承制作泥哇呜的这门手艺。

  杨达吾德:我的闺女今年九岁了,我从小就培养她的手艺。这是必须传承下来的文化。这是一种义务。

编辑:孔明

关键词:泥哇呜;回族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昔日回商“旱码头” 今朝丝路新航站

2014-10-02 09:17:00

回族人的正宗宴席:九碗三行子

2014-06-16 18:59:00

漯河市举行第二届回族相亲联谊会

近日,由我市伊斯兰教协会、漯河市清真寺、中穆网漯河社区联合组织的漯河市第二届回族相亲联谊会在市清真南寺举行。为了给回族未婚青年创造一个相识和沟通的机会,漯河市伊斯兰教协会举办了两届回族相亲联谊会。

2014-05-29 16:2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