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三农时评

[三农时评]农村学校陷入“空巢化”发展窘境

2014-06-09 08:30:00  来源:央广网  说两句  分享到:

  编者按:2014年高考前,教育部曾下发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规模。然而伴随国家对农村学生和学校日益重视的同时,却是近年来农村学生流失日益严重,“农村学生进城读书热”还引发农民“因学返贫”等社会问题。

  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农村学校生源减少的现象在河南、山东、宁夏等全国多省区普遍存在,一些“消亡”的学校甚至成了“菜地”。以宁夏为例,2013年,乡村小学在校学生明显减少,比2010年减少26.27%,当地农村几个老师带几个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评论员毛飞)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村学校陷入“空巢化”发展窘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下降,务工、搬迁家庭携子外出就学,素质教育推行带来的学生分数下降,民办转公办带来的师资力量减少,撤点并校引发的负面效应等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学校学生的大量流失。

  素质教育在一些农村公立学校推行以来,由于农村学校“音体美”师资匮乏,农村孩子的“素质”并未显著提高,而“分数”却出现下滑。在应试教育体制并未根本改变情况下,许多农村家长纷纷选择将孩子从农村公立学校转到县城公立或私立学校。

  而在民办转公办方面。推行民办转公办的考试以来,考试不合格的老师被辞退,农村小学逐渐形成只有公办老师的现状。政府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质量。但是,这一政策也有负面影响,那就是偏远农村小学教师日益匮乏,很难招来人,也很难留住人。

  还有“撤点并校”方面。“撤点并校”就出发点而言,有其积极意义。然而,“撤点并校”的负面影响也十分突出,比如造成学生上学路途偏远、家庭教育成本提高等实际困难而使全国各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显著降低。另外,我们还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借撤点并校之机挤占并压缩了教育财政所占比例,也不利于其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我认为政府首先应在素质教育、职称评定、民办转公办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和政策容忍。其次“撤点并校”应考虑补偿机制,校车制度和免费午餐制度是对学校布局改革中利益受损群体的应有补偿;再者是政府应实施教育财政适当集权;最后是应建立一系列激励城镇学校教师、师范学校学生下乡支援农村教育的长效机制。让农村学校不仅能留得住老师,还要留的住学生!

编辑:陈江南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