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市场透视

央广网

专家:打破粮食“三量齐增”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15-12-13 12:54: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我国几亿农民对粮食赋予生命的真谛。众所周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1年稳增长,粮食增产了本身是好事,可当种粮农民还没来得及高兴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新情况:那就是我国粮食产量在增产的同时,进口量也在增长,同时库存量也在增长。经济参考报记者林远和大家聊聊咱中国人饭碗里为啥外国粮食越来越多?

  林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去年12月,先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随后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确保粮食安全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激增的粮食进口量正在考验“中国人的饭碗”。

  先来看一组数据,数据显示,农产品进口额2013年时虽然增速较前两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近6%的增长速度,根据净进口量和单产水平测算,2013年我国粮棉油糖四大产品净进口量相当于8亿多亩耕地播种面积的产出量,比2000年增加5倍。

  尽管如此,中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收益仍然很低,中国农产品内外价差不断扩大,相当部分的进口是受到内外价差的驱动,由于缺乏关税保护,造成边进口边积压,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形成了显著打压,对国内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就业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粮食产量、进口量“双增”的同时,我国粮食库存总量近年来也达到历史高位,玉米等粮食品种积压严重,库存压力凸显。我国粮食正呈现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

  问题摆在这了,接下来就要说说对策了。

  中外粮价倒挂是主因,也是“三量齐增”的表象。说白了,虽然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国外粮食便宜不少,国内的粮油加工企业出于成本考虑,更愿意用进口粮,这样,进口粮食越来越多,而国产粮食更多地被积压起来,“国粮入库、洋粮入市”成为趋势。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市场和机制两个方面入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有专家建议,中国农业要想做强,就必须走现代农业的道路,要通过制度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提升规模效益和科技水平,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走出“三量齐增”的困局。说一千道一万,打破“三量齐增”的根本还是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降低农业成本,通过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编辑:孔明

关键词:粮食;三量齐增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我国粮食总产量成功实现“十二连增”

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长2.4%,粮食生产成功实现“十二连增”。 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既要粮食增产,又要农民增收。

2015-12-09 09:59:00

我国粮食今年单产提高 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77%

2015-12-09 07:00:00

卖粮出现“走后门” 河南成立调查组彻查“人情粮

河南一些收购点甚至出现为卖粮而“走后门”的现象。目前,河南已成立调查组,将彻查“人情粮”。

2015-11-21 19:49: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