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市场透视

央广网

专家:粮食“三量齐增”主要是国内外差价所致

2015-11-02 11:28: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今年我国夏粮实现“十二连丰”。与此同时,粮食进口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我国粮食正呈现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现象。这让不少人费解:为什么粮食连年增产,进口量却不断攀升?粮食究竟是多还是少?中国乡村特约评论员张子雨来谈谈这个话题:

  张子雨:品种调剂和国际粮价较低是进口量攀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进口的大头是国内短缺的大豆,主要满足食用植物油和蛋白饲料的需求增加。同时也进口了部分谷物品种,用于酿酒和饲料。

  进口增多,并不是我们的粮食不够吃,主要是国内外粮食的巨大价差所致。2004年以来,我国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借此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随着收购价的逐渐上涨,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跟着水涨船高。而近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却掉头向下。目前,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已全面高于国际市场,到今年上半年,大米、小麦、玉米等主粮价格均超过国际市场的50%,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完税价每吨大体比国内低1000元,导致粮棉油糖等进口不断增加,出现了“边进口、边积压”“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现象。

  今后我们不仅面临来自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的竞争,也将面临来自劳动力优势明显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而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仍处在上升通道,租地、劳动力成本以及机械作业费用不断上涨,粮食等农产品缺乏价格优势。

  国内农产品生产进一步面临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若任由发展,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粮食安全深受影响,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农民就业以及农民收入增长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破解这一瓶颈问题的根本之道就是: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在“扩规模、调结构、强产业、可持续、提素质”五方面下功夫。扩规模,就是要培育新型主体,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调结构,就是要面向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产业,就是要健全产业链条,确保质量安全,加快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可持续,就是要强化资源保护,加强生态建设,加快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素质,就是要推进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职业农民,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农业发展。

  此外,针对“三量齐增”,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应做调整,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尽量减少价格支持政策对市场的扭曲,扭转价格倒挂现象。

编辑:孔明

关键词:粮食;差价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各产业协调发展 提升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

今年我国夏粮实现“十二连丰”。去年,我国粮食生产量连续两年稳定在1万2千亿斤以上。粮食大丰收,按说应该让国内的粮食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数据却显示,今年前7月进口粮食7256.8万吨,同比增加22.4%。也就是说,我国粮食呈现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现象。

2015-10-08 17:09:00

全国首批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粮工作在吉林长春启动

日前,今年全国首批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粮工作在吉林长春启动,首批5车350吨玉米从吉林省粮食中心库移出,在长春铁路货运中心米沙子物流基地 装车后发往湖北中储粮潜江直属库。

2015-09-27 10:20:00

农业节肥节药:既要粮食满仓也要绿水青山

9月22日,农业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全国农业节肥节药现场会。会议强调,要扎实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探索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既要粮食满仓,也要绿水青山。

2015-09-23 10:2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