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漫谈

央广网

专家解读区域农产品如何走进全国市场

2016-07-07 16:38: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7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地域产品如何走出地域市场,是很多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特色农产品头疼的事情。在“互联网+”农业红红火火的今天,似乎每一样特色农产品都有了“触网”的可能。

  但是“触网”是否就一定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事实上却未必如此。当一个又一个“淘宝馆”建起来之后,该如何让农业经营者真正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营销呢?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王竹认为:

  王竹:多年来,平遥冠云牛肉老总雷秉义一直很纠结,地域产品咋能走出地域市场。2014年6月,一个虚拟的地理标识特产馆淘宝晋中馆的出现,解决了雷秉义的纠结,目前在线销售4600万元。

  淘宝晋中馆两年来的市场实践表明,当下,电子商务+区域特产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互联网+”农业的商业运营方式之一,也成为区域特产向全国市场突破的一个通道;但是电子商务并不是孙悟空,区域特产销售不会一电就灵,还需在营销团队和品牌化等商业运营的手段建设上下功夫,卖家如何运营如此,政府如何出手也是如此。

  半年后,市场分化就成为淘宝晋中馆的一种常态。到2015年底,馆内销售突破7000万元,拉动线上销售1.5亿元,其中,曾经伴着郭兰英优美的歌声传遍过大江南北的平遥牛肉,太谷的饼,销售一直遥遥领先,另外一些土特产品的销量,触电“蜜月期”过后,没有明显提升。这意味着,电子商务只是给区域特产“看见”全国市场提供了一个窗口和通道,怎样去够得着,还得要有硬功夫。

  那么,其他搞土特产电商没有脱颖而出,他们究竟差在哪里?

  以山西为例,在网上“挂号”的有10000家各类土特产网店,处在休眠状态的有7000家左右,有业绩销售的约2000家左右,销售过了百万元的到不了30家,大一点的超不过10家。

  土特产品电商不是不做大,而是做大难。除非专业电商,大多数电商都面临物流环境、仓储环境不匹配的窘境。此外,适合网民在网上感受的图片、页面、界面都需要专业团队及时更新和维护,这些成本摊入利润很薄的农产品中,销售能够持续不休眠,很难。

  由此可见,淘宝晋中馆的实践,同时还回答了一个课题,地方政府如何帮助区域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农产品电子商务说白了是“眼球经济”:流量不够,影响销售效果,担忧卖不出去,晋中做法的好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享受上了免费在淘宝触电的惠农服务,不再为流量不够担心。

  那么,地方政府投资260万建设区域地标特产馆,让电子商务成为地方农产品普惠服务的市场意义在哪里?

  首先,淘宝晋中馆以晋中地域文化为标志,完成了地方土特产在文化认同上的二次营销。

  其次,在运营模式上,晋中馆采取的政府、运营服务商和淘宝平台“1+1+1”运营模式——淘宝官方为晋中馆提供运营频道和资源;晋中市政府确定重点推广产品;运营服务商整合本地特产卖家。

  平遥牛肉太谷饼的案例表明,政府、企业、市场的1+1+1产生了大于3的效果,不仅实现了区域产品的全国市场售卖火爆,还市场化驱动了电商环境和服务手段的改善。

  依托特色文化,特别是区域特色、文化特色,形成自身的差异化特征,这是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国化的加速器,而电商给这个加速器打开了一扇大门。由此可见,如何用有形之手为区域特产叩开全国无形市场之门,晋中市提供了自己的答案,尽管不是标准答案,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正确答案。

编辑:孔明

关键词:互联网+;地域产品;淘宝馆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互联网+新观察】互联网+传统产业的重要突破口:获得“网购红利”

“互联网+”作为创新驱动的先导力量,正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各行各业都在以极大的热情,试图搭上这班快车。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有关“互联网+”的新观点、新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2016-07-01 19:16:00

我国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昨天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国家能源局正在推动能源的互联网和智能化,先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即在2019年之前重点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各类应用探索,积累可推广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2016-06-25 18:42:00

“互联网+实体经济”怎么“加”?

中国的“互联网+”该怎么走?如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在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阿里研究院等众多专业人士给出了最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2016-06-23 11:3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